首頁

留言須知:姓名和Email為必填,但是Email並不會顯示在網站上以避免垃圾郵件的攻擊。

留言時按enter空行,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2005年5月29日以前的留言】
Naga | 2005.06.12 14:49 | #


幫忙打造創世屏東分院的小遊戲

http://lover.sina.com.tw/buildhouse.html

(Spam: 0%)
陳真 | 2005.06.12 14:33 | #

更大條的新聞又來了...

===========
TVBS新聞 2005 / 06 / 12

高腰禮服藏秘密? 總統府低調


在第一家庭陳致中與黃睿靚的訂婚儀式上,黃睿靚亮麗的造型,讓不少人驚艷。不過也有人注意到,黃睿靚穿著的三套禮服通通都是高腰設計,紗裙遮住腹部的線條,這樣的巧合,卻也引來「黃睿靚是不是有喜了」的聯想?

第一家庭訂婚宴落幕,看看未婚妻黃睿靚美美的禮服,每一套都是高腰設計,觀察出來的人議論紛紛,私下打聽,該不會是準新娘有了吧?總統府秘書長游錫(方方土):「這個部份我們在安排的記者會時,再來向大家說明。」記者:「有可能有喜?」游錫(方方土);:「我完全不知道。」

總統府低調回應,不過再仔細瞧瞧,黃睿靚身上這一套紫色露肩紗質禮服,整個設計重心擺在胸部以上,胸部以下不抓腰身;而這件綠色露肩公主裝,與第三套斜肩、粉紅色禮服,都是高腰設計,視覺焦點全擺在肩部、紗裙把腹部遮的好好的,難免引人聯想。

不過陳總統也早就表達了,希望第一家庭能夠有個小內孫的心情,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Spam: 0%)
陳真 | 2005.06.11 22:56 | #

台灣的新聞經常就是關注這些,這也能叫做新聞嗎? 這在英國一般是刊登許多裸女或小道消息的八卦小報才會大張旗鼓地報導, 但在台灣卻根本沒有大報小報之分, 全是八卦報.

人們每天得被迫知道一些他根本不需要知道的東西. 比方說誰愛吃些什麼, 誰的腿特別長, 誰跟誰分手了, 誰跟誰有心結, 誰昨天拉肚子, 誰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誰的臉紅了, 誰是不是懷孕了等等。

陳真

===========
TVBS新聞 2005 / 06 / 11 (星期六)

超閃亮! 第一家庭賓客「亮片」上身

第一家庭訂婚宴,為了參加陳致中跟黃睿靖的婚宴,親友們個個都是盛裝出席,許多賓客都刻意挑選了有亮片裝飾的服裝,整場婚宴可以說是「金光閃閃」,不過除了亮片之外,其他的賓客如何穿出特色呢?帶您看看。

要參加陳致中、黃睿靖的訂婚喜宴,必備的行頭是什麼?答案是亮片!親友:「特別才穿啊!我跟他參加婚禮,或是比較高檔的,我都會這樣穿。」

親友:「亮片是本來就有的啊!」記者:「是喜歡亮片?」

不管是為了婚宴專程挑選,還是平時就亮片上身,都還不夠瞧,這位80歲的婆婆全身亮片不說,再加上一條長到腰際的閃亮金鍊,立刻擊敗大家。親友:「漂亮嗎?」記者:「謝謝你!謝謝你!」

但除了亮片三姊妹之外,走復古的白紗蕾絲風格也不錯,要不然就從SEDO頭髮下手,染金的,還要吹高10公分。親友:「我?隨便平常就是這樣啊?」

要不然,穿馬靴也很夢幻喔!親友:「對啊!我平常就習慣穿這樣。」記者:「粉紅色的外套呢?也是你的特色嗎?」親友:「對啊!」

盛裝出席,紅包當然也不能少。親友:「親友的話,說了3600到6000都可以啦!」親友:「2000是純吃的。」記者:「那應該多少?」親友:「我不曉得,他們好像很高興,所以...。」

親友團個個笑的喜孜孜,拿著小倆口的禮餅大方展示,珍貴的謝卡更是緊抓在手上不肯放,擠進了黏上五彩緞帶跟氣球的座車離開會場,這場婚宴真的很特別。

(Spam: 0%)
陳真 | 2005.06.11 13:00 | #

對啊,你看,底下這個人最後也是來一句 "所有" 認同什麼碗糕台灣民主的人. 一個相信民主的人, 怎麼可能講出這樣一些傻話, 怎麼可能對成龍那樣一句不痛不癢的描述感到憤怒, 一般只有獨裁國家的人民, 沒有腦子, 被人牽著鼻子走, 或是自己就是好男好女, 才比較會有這樣一些莫名其妙的反應. 這些人無法過民主生活, 他們若不是烈士 (如林義雄), 就是搖頭晃腦的超級順民, 不知民主和自由為何物.

自由的目的不是在保障漂亮話, 而是在保障主流聽不順耳的話. 像證嚴法師講的話, 粉漂亮, 粉動聽, 炫得很, 無所謂保不保護. 我講的話, 恐怕就比較需要保護, 因為主流男女不愛聽.

如果我是獨裁者,像這些沒有一點大腦和心胸的傻話,統統該抓起來,下放勞改,但我們畢竟還是對他們這些傻話忍了下來,奇怪的是,他們卻無法忍受別人比他們高明一億倍的聰明話.

很多自以為文質彬彬氣質非凡的都會男女,常有這樣一種 "自訂文明規範兼言論自由範圍" 的傾向,他們不是根據某種普世原則, 而是喜歡由自己來判定哪些是 "好話" "正確的話",哪些是不應該講的 "錯誤" 的話 "沒水準" 的話,如果他們要硬搞,那我其實感覺還比較無所謂,問題是他們不是故意要硬著來,這樣一些好男好女根本沒有病識感,你要讓他們相信他們是多麼阿西多麼惡劣多麼沒水準多麼野蠻,大概比登天還難.

這樣一些好男好女,最喜歡代言,以 "全民" 的代表人自居,像林義雄就很明顯有這個毛病,他經常把一種全稱的 "台灣人民" 掛在嘴巴上,彷彿人民不是一種異質組成,而是單一化學元素組成,組成一種均質的偉大之物,謂之 "人民".

但人民不是長這副模樣,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人民,我們每個人的想法或利益並不可能完全一致,只有獨裁性格很強或很自以為是的人,才會以為人民 "應該" 或 "已經" 統一在某一個 "點" 上,成為一種均質物,一種口徑一致的單細胞生物.

這樣一種性格的都會男女或聖賢,對雜音往往很不能忍受,雖然他們特別喜歡講一些溫馨大道理,但就我四十年的生命經驗,除了達賴和翁山蘇姬以及一行禪師,我沒見過一個公開道德腔道德個不停的人做到一分一毫他所宣稱的那些道德.

這些自以為文明標竿的人,甚至連聽到他媽的或所謂髒話就很反彈,他們通常可以坐視天大的不義,卻往往無法忍受對這些不義的一種簡單陳述,比方說他馬的.

如果套用他們的標準句型,可以這麼說: "凡是愛好文明與美麗的所有台灣人民,都無法忍受這樣一些沒水準且壓迫人心的反動現象,應立即予以糾正,幫助他們,包容他們".

嗯,大概就是這樣,隨便說兩句,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好男好女.他們也許什麼都好,但少了兩樣東西,一是欣賞美的能力.

我不太能相信這些人有辦法欣賞藝術,因為藝術是反原則反公式反固定思維與模式的,就比方說新上任的教宗,最近發表聲明說哈利波特是 "邪惡的產物",被邪靈污染.

他們無法理解行為只是一種表像,靈魂並不是反映在行為上,而是行為以外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才是生命所在. 換句話說,這些人雖然總是以為自己很虔誠很有宗教心靈,但在我看來,他們恰恰是離宗教最遙遠最不敬神明的一群人.

好男好女的第二個欠缺是道德感有問題,他以為道德只有一種可能,他自己喜歡的方式就等於是唯一的正確方式.他們腦中一直有著正確和錯誤之分,科學兮兮,簡直就是個科學家. 但他們卻常以為自己是人文典範,具有了不起的什麼人文精神.

它馬的,電腦像龜在爬,慢吞吞,先寫到這. 也許我該把這幾篇整理一下,把它貼在首頁.

陳真 2005. 6. 11.
===============
2005.06.11  中國時報
言論自由 勿無限上綱
李秉穎/北市(台大小兒科醫師)


成龍先生發表聲明,認為他並沒有傷害所有台灣人的感情,顯然誤以為台灣人民可以像總統選舉那樣一分為二。成龍不瞭解的是,真正的民主是台灣全民共同一致而不可分割的信念。總統選後的抗議亂象正是民主自由的可貴,任一陣營都沒有因為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就以暴力相向為手段,這種民主有何可笑?

而成龍最大的謬誤是屢屢以言論自由的盾牌試圖為己卸責。昔日泰國某影星講了吳哥窟應屬於泰國的話,引起柬埔塞暴動並使泰國大使館封館;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日以歐盟輪值主席身分赴歐洲議會報告時,譏諷地對德國議員舒爾茲表示可以推薦到義大利演集中營指揮官角色,引起一片撻伐,義國總理隔天就打電話向德國總理施若德致歉。這些事例告訴我們,言論自由不是無限上綱。

個人一直很喜歡成龍的電影,我不會質疑成龍的愛心與真誠,也相信成先生是愛台灣的,但我十分感嘆成龍的缺乏政治智慧。對於選舉笑話風波,成龍本來道個歉或解釋是一時失言就會沒事,但成龍堅持所謂「言論自由」的態度,等同於堅持台灣的民主本就是一個大笑話,這是所有認同民主的台灣人所不能忍受的。

(Spam: 0%)
許岳弘 | 2005.06.10 19:06 | #

剛在網路上看到成龍的「聲明全文」,對這段話深表同感!

他說:「…說我“傷害了所有臺灣人的感情”。這我不同意。我可能傷害了某些人的感覺,但我沒有“傷害所有臺灣人的感情”。請不要動輒濫用“全臺灣的人民”來給我扣上“不愛臺灣”的大帽子,某些事某些人,並不等於全臺灣。…」

註:不知文中副標是原有或編輯外加,我暫先刪除.可連結(http://www.ccforum.org.cn/viewthread.php?tid=12576&extra=page%3D1)參看.

許岳弘
-----------------
以下是成龍的聲明全文:

  日前我在坎城說了一些話,引起波瀾,但是我發現我的話,竟被斷章取義、甚至被扭曲了。最近陸續還是有記者來問我這次所謂的“風波”。我成龍是大丈夫,敢作敢當,我說過的話,我會負責。但我不能接受有人刻意歪曲,抓住我講的某句話就自己發揮、無限延伸,任意編織罪名加在我身上。臺灣,是我的情感寄託,我的太太林鳳嬌是臺灣人,我對臺灣有很深厚的感情。這次我提出這篇聲明,正是出自我對臺灣朋友的感情,今天我發表我內心的感受之後,就不會再回答與這次風波有關的任何問題。

  我對臺灣的批評言論,是出於我對臺灣的關心,我希望臺灣好,過去我參與了一些臺灣的公益活動,爲拒煙、捐血、捐髓、社會安全做代言人。愛之深,責之切,我講了些帶有情感取向的話,獲得許多的共鳴,但也有人不同意,說我“傷害了所有臺灣人的感情”。這我不同意。我可能傷害了某些人的感覺,但我沒有“傷害所有臺灣人的感情”。請不要動輒濫用“全臺灣的人民”來給我扣上“不愛臺灣”的大帽子,某些事某些人,並不等於全臺灣。我提出對“三一九”事件的看法,我一再強調,是對事不對人,更不是批評所有的臺灣人民。即使是朋友之間,也都可能會持各種不同的意見,對於現狀有相反的看法,經過交談,因而瞭解朋友之間的想法,這就是交流溝通,是朋友,就會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見。若是我的看法讓某些臺灣朋友感到不快,我在這兒向你們致以十二萬分的歉意,正因我將臺灣當做我的朋友,所以我才提出我的看法,我並不認爲這是不對的態度。侯孝賢導演以及許多電影界的朋友,也說:“就一句話嘛,有那麽嚴重?”我想,他們不一定完全同意我的話,但是如果我連自己有感而發的一句話都不能講,那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我聽到有人批評我,說我不是臺灣人,不能批評臺灣,那麽美國人、日本人就可以講臺灣?香港也曾被臺灣人批評,臺灣人也常批評中國大陸,這些批評別人的人,有受到像我這樣被謾駡的待遇嗎?我知道臺灣一些名嘴、名筆,有的和我持一樣的看法,他們卻沒有受到像我這次遭受超乎尋常的力量抗議或抵制。這一連串的似是而非、不公平的報導、否定我的報導,似乎都沖著我來,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我不想糾纏在不同的政治表述裏,請不要拿我來當作政治的宣傳工具。我是個演員,我不是政客。我不是滿腦子政治,但我認爲我擁有表達自己感情的自由。

  有人說我不在乎臺灣市場,我要告訴臺灣的朋友,臺灣是我的娘家,我怎會不重視這塊土地呢?我怎會有了國際名利而忘了飲水思源呢?我是中國人,我拍中國電影,片子好看,有全世界的人看,但我不會忘記我的根本,拋棄愛護我的人。也有人攻擊我說我的票房下滑,今天的我,已經不在乎票房好或不好。在臺灣也好,或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也好,哪怕只剩下二、三個人願意看我的電影,我還是會繼續拍下去。拍累了,我就退休。

  的確,這幾年我在工作上做了很大的調整,自從我母親過世之後,電影對於我只是第二,我將公益活動擺在第一位,世界上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票房已經不是我會在乎的事了。我也在香港號召演藝圈的同仁跟我一起做公益,我是做了再說,盡我棉力,回饋社會,回饋這世界,就怕做得不夠,來不及做。票房的起落,也給我警惕,提醒我必須更加努力,拍出好片,這些批評,我都虛心接受。瞭解我的電影記者朋友們就會知道,我除了拍動作電影之外,我也投資拍攝藝術電影,像是《胭脂扣》、《阮玲玉》、《長恨歌》。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很樂意栽培新人,鼓勵新人出頭,超越我,讓更多的華人在好萊塢能夠有一定的代表性,這是我們華人致力以赴的目標,更希望,讓華語片以華語發音,可能是國語,可能是台語、粵語或客家話,而不是只有英文配音,而是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華人在電影上的成就。

  我注意到部份媒體及少數評論者扭曲我的說法,然後以他們自己預設的立場加以發揮,對我過去所做的貢獻不但忽略不提,甚至做出很輕蔑的評論,我感覺到這些人的不友善,但是不願意去猜測他們持續攻擊我的原因。我尊重所有對我的批評,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可以接受無中生有、顛倒是非、陷我於不義的評論。

  說這幾年不來臺灣,我是爲免發生類似連戰先生在機場被抗議的紛亂場面,我不希望引起任何的不愉快,能避免我就儘量避免,這是我的本意,想不到被某些人曲解,又造成軒然大波。我感到很意外,因爲臺灣今天所享有的民主,是臺灣所有人努力爭取來的,想不到,我的一番話,讓我遭到抵制,只因爲我對臺灣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批評就抵制我,那麽,這是民主嗎?民主國家難道不是倡導容忍異見,保障言論自由的嗎?不管你同不同意,我同意,真正的言論自由就是:“我反對你的話,但我維護你發表自己主張的自由。”

  我在香港拍過很多關於警察的電影,劇情也曾經有壞警察,香港政府並未因此反對我,反而在拍片過程全力支援我。電影需要多元化的內容,藝術更需要更多的包容。

 我對於那些批評我的人、謾駡我的人,我不但不會抵制他們,我反而會誓死捍衛他們批評我、詛咒我、毒罵我的人的言論自由,這就是成熟的民主社會應該有的風範,而我在此只爲維護我一點點的言論自由抗辯。況且如果當我來到臺灣而真的引起有人向我拉布條抗議叫駡的狀況,這些原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情要是傳播到國際間,極可能會影響到臺灣在國際間的形象。這樣的後果,我相信有理性的臺灣同胞都不願意見到!

  去年的南亞大海嘯,除了捐款,我還買了五萬盒熟飯捐到南亞,我買的、捐的就是臺灣米,因爲那是好米,是臺灣高雄生産的米,是臺灣中部生産的米。我一聽說這米飯可以打開即食,立刻想到這應該是很適合南亞沒水沒電的災民,我希望南亞災民能吃到一口好飯,也感懷臺灣人民的愛心。我受聯合國之邀,擔任親善大使,看到柬埔寨被地雷炸斷腿的兒童,很痛心,我常挂在嘴邊的“世界和平”不是口號,而是我真正在付諸行動的事。愛心不分國界,而我們還在分你是臺灣人,我不是臺灣人,或更甚者,要報復誰、抵制誰,這一點,讓我非常感慨。臺灣的農民面臨WTO的衝擊,臺灣電影也有類似的困境。我很看好臺灣的電影人才,我很欣賞楊德昌、侯孝賢、李安這幾位臺灣導演,也很希望有進一步的合作,大家團結,共同拍出好電影,爲所有華人爭光。何必興風作浪,讓親者痛、仇者快呢?

  祝臺灣的朋友們生活美好平安如意

  成龍敬上二○○五年六月九日

(Spam: 0%)
陳真 | 2005.06.10 15:29 | #

hihi 小讀者,

大哥? 我不當大哥很久了!這幾年大多當叔叔.

聽到好評,我不知道要怎麼搭腔.

很多人想當作家,可我心裏卻沒有這股衝動,只能說,我希望自己的文字不要使人感到不該有的壓力.

比方說, 對於一些問題,我有很強烈的意見,但也許別人有不同意見.意見不同理應是很正常的事,理應透過更多辯論或溝通來獲得理解, 但我們的文化卻不然,往往把意見不同視為一種緊張關係或甚至敵對. 這種莫名的壓力,有時使我有話不敢講,怕傷人.我有時甚至連爛電影也不敢批評,怕有些朋友喜歡,我若批評,會掃了他們的興.

如果你看我寫的,覺得開心,那當然好,但若看了不爽,也不要太介意這種人與人之間必然會有的差別.當做是個笨蛋在自言自語就好了.

留 e-mail 沒關係啊,你可以亂編一個就行了,光是看 e-mail我也不知道來者是誰. 再說,版面設計我也不了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e-mail 必填,也許是怕有些人來亂吧?

陳真 2005. 6. 10.

(Spam: 0%)
小讀者 | 2005.06.10 03:09 | #

hihi陳大哥

一直以來看到各篇「轉載」的文章,想說,哇,陳真,就是那個陳映真嗎?多讀了點書之後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今天無意間進到這個真正「文章的家」,好多文章阿!我邊看邊流淚(我是說笑到流淚),可能陳大哥沒感覺到自己的文章有「多快樂」,但那卻是讓我一直持續看完的情緒動力。還有,我沒遇過這麼敢講自己「感覺到什麼感覺」的男生;大多數男生給我的印象,就是富有「知識性」,不過這沒什麼不好,只是對我而言不特別。快樂和有感情,多美好的一夜阿!

只是留言還要給伊妹兒,有點不滿意啦

(Spam: 0%)
陳真 | 2005.06.09 12:25 | #

好康報你知:

2005動保青年暑期研習營


保護動物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愛與被愛的學習。寶貴的生命需要受到尊重,得靠每個人的關懷與努力。 「莊嚴自己,就是尊重別人」,我們希望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一份「尊重生命」的種子,開始一場人類心靈提升的改造運動。

關懷動物不是僅止於情感的關懷,而是理性的思辨與實踐,歡迎你加入我們!


主辦單位: 關懷生命協會、動物守護天使
指導單位: 行政院青輔會
贊助單位: 浩然基金會

活動宗旨: 建立動保青年之交流平台,充實動物保護知識,增進對動物之正確認識,找尋有心保護動物的公民並養成未來動保教育推廣種子。

活動時間: 台北 94年8月5日(五)至94年8月7日(日)
屏東 94年8月26日(五)至94年8月28日(日)
花蓮 94年9月2日(五)至94年9月4日(日)

參加對象:
1. 期許成為台灣動物保護種子,且有志為動物的生存環境帶來改變之青年朋友〈18~30歲〉。
2. 動物保護相關社團之青年學子。
3. 希望更深入了解動物保護之青年朋友。
4. 預計招收學員三十名/梯次 (名額有限)。
活動內容: 詳細課程內容請參考動保青年交流網: www.thedog.org

活動費用: 新台幣一千元,全程參與者全額退還

報名方式: 1. 請下載報名表格,
填寫後請將報名表傳至以下e-mail:[email protected] (報名表收到後將回覆訊息),

報名截止以收件時間94年7月1日(五)為準,以利作業。(報名表內文請以標楷體,字體12)

聯絡人:李軍漢 0936630547 (若未收到回覆信函請來電確認)

2. 錄取者名單將於7月4日(一)公告在動物守護天使網站,並寄發通知。

報名時間:94年6月6日(一)至 94年7月 1日(五)
錄取公告:94年7月4日(一)

保證金繳交:94年7月4日(一)至 94年7月 18日(一)
(新台幣一千元,全程參與者全額退還)

注意事項:

一、 報名本活動之學員需全程參與研習,研習結業時,將頒發證書、相關研習證明及退還保證金。
二、 課程如有變動,恕不另行通知。
三、 每場次招生不足十人,主辦單位得以取消並退費。

下載報名表:

http://www.npo.org.tw/bulletin/20050606i.zip



(Spam: 0%)
陳真 | 2005.06.08 11:37 | #

我在愚公移山,把舊留言板搬到新家來.先移一些,有空再移.

(Spam: 0%)
許岳弘 | 2005.06.08 11:35 | #

看到陳老師貼的新化高工燙狗事件剪報,聯想到《惡為什麼這麼吸引我們?》一書中,作者烏克提茨提到的「道德侵略」。

大意是,人們可能遵循著一定的道德觀點,卻對人道毫不關心;道德與人道並不統一,它們甚至可能是對立的;道德可能走向它追求的反面。(註:個人以為這段話的道德應加引號,以資區別)

(Spam: 0%)
健 | 2005.06.08 11:32 | #

Posted by: 健 at May 14, 2005 02:47 AM

《深層素食主義》,作者Michael Allen Fox(傅可思)

最近看這本書的介紹,是關於素食的,書的內容還沒看過,不過已經有書介、導讀出來了,兩個關於這本書的網址:
http://www.lca.org.tw/epaper/avot-100/avot-109.htm#1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73/73-11.htm

(Spam: 0%)
陳真 | 2005.06.08 11:30 | #

Posted by: 陳真 at May 15, 2005 08:36 AM

謝謝你告訴我們這些訊息,循著你所提供的網址,我還發現了一些文章,那幾期的 "弘誓" 雙月刊有許多動保方面的文章.首頁網址如下: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home5.htm

陳真

(Spam: 0%)
沒有 | 2005.06.08 11:28 | #

Posted by: 沒有 at May 21, 2005 03:20 AM

有誰知道,李敖到底立了什麼法?

在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針對特定報導事件,高分貝以正義之師呼籲媒體自律,這是很退步的社會文化表現,我們難道不會自己關機嗎,我們難道是失去自由的獄囚了嗎,還是活在什麼外太空來臨的新時代,有更高權柄的主人對我們進行了統治行為,使我們家家戶戶不得關機。

如果社會有亂象,把罪魁禍首指向媒體,這實在是十分欠缺思想的看法,以及,不起作用的做法。

對於任何統治當局進行思想檢查的檢查,我們要去反對它都來不及了,重蹈這種思想謬誤,即使帶來一時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長長久久絕非人民之福。

如果有觸法之實,這是法律應該起作用的地方;如果律法有不足之處,這是立法委員要起作用的地方;法律不起作用,那就是司法機關要起作用的地方;如果立法院不起作用,那就是人民的問題;人民是誰,誰是人民,在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做為頭家的人民不起作用,這是教育應該起作用的地方。

教育真正需要起作用的地方,不是就這麼簡單「請媒體自律」;逼近問題,我們或者應該換另外一種提問,到底為什麼,媒體無法自律?

據上,臺灣的新聞局,常常令我們之中有一種得到胡思亂想破傷風病的人民很感冒,除了事務性的處理,我們人民要與誰交流文化、相親相愛,這麼形而上的唯心問題,實實在在,不勞任何政治當局煩惱;政治當局都不勞麻煩了,更何況是個人。因為我們是一個有民主法治的國家。

(Spam: 0%)
陳真 | 2005.06.08 11:19 | #

Posted by: 陳真 at May 22, 2005 01:54 AM

你在講啥?不解。請見首頁。

(Spam: 0%)
陳真 | 2005.06.08 11:18 | #

Posted by: 陳真 at May 22, 2005 02:24 AM

如果有人說現在的民進黨和過去的國民黨有什麼作法上的不同,那他若不是對政治很外行,就是睜眼說瞎話.

陳真

===========
2005.05.21  中時晚報

總統府的大花瓶

中晚社評


陳總統在昨天就職周年公布新聘任的總統府資政和國策顧問名單,結果是大綠小綠一家親,幾乎清一色獨派人士。聘任這些人的用意一看就知道是攏絡深綠、彌補扁李關係,台聯是繼國代選舉後,最大的贏家。這份名單完全看不出資政和顧問設置的意義,只有兩個字可以說明─「酬庸」。

總統府設置資政和國策顧問,主要的立意是提供總統個人在治國大略上做諮詢,算是謀國重臣的角色。總統如果對於重大議題或事件有疑義或需要意見時,在正常的行政體制之外,可以諮詢這些有經驗或有智慧的謀士,一以講求時效,二以補行政機制之不足。不僅有其必要,按理也可以發揮一定的功能。


但是在過去國民黨執政以來,從來就是總統做為個人酬庸的機制,凡是對於總統個人有過功勞或苦勞者,在沒有其他職務可安排的情況下,就給予資政或顧問的職位,反正沒啥作用,頂多只是花瓶。總統也從來不曾召開過任何的資政會議或是國策顧問會議,也甚少聽說過總統曾經就特定事項諮詢過這些大老們。

而這些大老們反正掛個大名,位高權輕、錢多事少,樂得輕鬆。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坐實了它的花瓶角色,總統在聘任時也不會有太多顧忌,反正這是總統個人的幕僚,就不必太顧慮到社會的觀感,也沒有人或哪個機構膽敢跳出來反制,「只要我高興,愛聘誰就聘誰」。這倒也成了慣例。

這次任務型國代選舉前,陳總統稍微向中間靠攏進行了一次扁宋會,被深綠罵到臭頭;投票前又上電視嗆聲,流彈四射,連李登輝都被阿扁的流彈重擊。選舉結果綠營大獲全勝,現在正好利用聘任資政和國策顧問的時機彌補裂痕。於是可以看到名單上一片綠油油,包括一些落選人士、失意官員、過氣政客,可以說是另一批社會邊緣人士。

不論從社會的結構面、總統諮詢的需求面、當前政治的現實面來看,這份名單都完全無法反映。從結構面看,應該是各個階層的人都要顧及;從需求面看,更應該禮聘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從政治現實面還應該考量政黨、族群結構的平衡性。才有可能對某一特定的議題提供深入而全方位的角度,供總統參考。

如今聘任的清一色是政客、而且偏重綠色政客,不僅沒有代表性,更不具有諮議的意義,總統周邊的行政幕僚還缺這些人嗎?或許總統根本就不需要這些人的意見。雖然這都是總統的權責,但是使用到公帑,民眾就有說話的權利,對於這份名單,民眾難道不能置喙嗎?雖說這是總統府裡面的一只大花瓶,但是這個花瓶既礙眼又擋路,還花了老百姓不少錢。既然如此又何必擺上這個花瓶呢?國民大會都可以裁了,資政、國策顧問為何不裁撤?

(Spam: 0%)
All Page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