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留言須知:姓名和Email為必填,但是Email並不會顯示在網站上以避免垃圾郵件的攻擊。

留言時按enter空行,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2005年5月29日以前的留言】
陳真 | 2005.10.28 23:34 | #

http://www.pots.com.tw/article.pl?sid=05/10/28/0048200

算了, 不用更正了, 因為我怕一個更正得用更多的更正來更正. 日後留言就留在我自己的地盤, 言論自由稍微比較有保障. 我看你們這裏聲明說留言不負責任, 這樣誰敢講話?

陳真

(Spam: 0%)
陳真 | 2005.10.28 20:03 | #

留言在此:

http://www.pots.com.tw/article.pl?sid=05/10/28/0048200

歌頌kusturica的電影, 對我來說當然是一件愉快的事, 但問題在於, 我是發表在哈巴狗連鎖企業的網站上 (青菜譜), 是我自己的地盤. 我並不願意在報章雜誌上寫什麼 “影評”. 這對我是一種羞辱. 因為, 我寫的是一種歌頌, 就像歌頌上帝那樣, 不是評論.

不管是影評文評或樂評, 在我看來, 都是挺沒水準的東西, 一般只有不會看電影的人才寫影評, 就好像不懂文學的人特別喜歡寫文評一樣. 至少在台灣的言論市場是這樣.

別人儘管去做他喜歡做的事, 但若誣衊說我在外頭寫什麼影評, 那真的是很討人厭. 我不喜歡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我也不曾做過那樣的事. 評一部電影, 就跟評一朵花或一條狗一樣, 是很褻瀆的一件事--(個人偏見, 請包涵).

講話請負點責任, 不要信口開河, 查證清楚再發言. 如果不麻煩, 請破報總編下期更正. 多謝. 每個人美感不同, 看待個人名譽的方式不同, 請給點尊重吧.

陳真 2005. 10. 28.

(Spam: 0%)
陳真 | 2005.10.28 19:20 | #

因為我有訂閱 "動物權" 這個關鍵詞, 很訝異看到這文章, 這是在評電影嗎? 更奇怪的是, 到底有幾個講動物權而且又歌頌 Emir Kusturica 的陳真?

生命是個奇蹟當然是鉅片啊, Kusturica 當然是動物權人士啊, 問題是, 我哪有在蘋果日報寫什麼影評? 台灣有這樣的影評人, 輪得到我混嗎?

我去給留了言, 但留半天也不知道有沒有留成功?

陳真

====================

http://www.pots.com.tw/article.pl?sid=05/10/28/0048200

請問一下,講動物權的陳真是哪一個? 是我嗎? 如果是? 我什麼時候在蘋果日報講 "生命是個奇蹟"? 請說明一下,多謝.

另,李幼新應該改行到農委會任職才對,他不像個影評人.

陳真

=====================

復刊第383期FilmReview

《生命是個奇蹟》劇照省思戰爭,別具慧眼;虐殺動物,負面教材:《生命是個奇蹟》
文/李幼新

2005年台灣的和平影展把「前」南斯拉夫導演庫斯杜力恰的法國電影《生命是個奇蹟》選為開幕片,是肯定、是榮耀也是標籤,等於本片貼了個反戰標籤。本片果真反戰嗎?如果要反戰,本片不像美國政府總是惡劣地發動更殘酷的戰爭,動用更可怕的武器以戰止戰,而是傾向墨子用和平與策略質疑戰爭,前提是墨子有能力防禦,以守克(公輸般發明的攻城武器)攻,庫斯杜力恰的憑藉是電影,用電影揶揄戰爭。

本片反戰有時經由歌詞、對白直接宣洩。譬如「你能興建城市,也能毀滅城市」,或是,為何不必打仗?因為某位知情人士說的,但可知「戰爭就是那些知情的人發動的」?倘若全片都這麼開門見山,豈不形同說教?

更高明的是對比或迂迴舖陳。譬如男主角對著電視罵畫面中的新聞女主播,又把電視機扔出窗外摔落鐵軌(別忘了火車與電視原本的幫忙溝通功能!)還補上一槍(本片省思媒體為戰爭/仇恨推波助瀾!)。又如,軍車上的砲口棲歇一隻白鴿(明喻戰爭與和平位置);屋外戰火,室內下棋(既是兩組競爭,又是戰爭vs.和平);興建鐵路原本和平用途,戰時竟運送武器(交通工具竟像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可以善可以惡,遠比孟子性善說與荀子性惡論高明)。

男主角與異族女俘屋外戰爭、室內做愛(且有貓狗旁觀),是愛情與sex顛覆民族主義/戰爭/仇恨;本片結束時和平來臨、交換俘虜,卻拆散了愛情。所以本片的曖昧是未必反戰,而在展演戰爭的荒謬,搞得連和平都似乎並不可喜。

就反戰著眼,本片類似雷奈電影《戰爭終了》的複雜辯證(反西班牙佛朗哥獨裁暴政,卻也省思自由民主鬥士的內部代溝、路線、手段差異,以及政治解放卻可能流於男性沙文而未性解放)。

就電影形式,依然流露庫斯杜力恰酷愛的吉普賽風情與費里尼電影式的奇想。就片中某些片段,譬如男主角的歌唱家妻子在足球賽高歌吟唱固然攪局失態,卻對比出足球賽本身的戰爭本質與民族主義法西斯;或是女俘的身影映照在男主角妻子照片鏡框玻璃上,兩女都是虛像卻疊在一起,多種意涵(與伏筆)任你解讀,(女俘取代妻子?男實女虛,兩女都只是男人生命中鏡花水月?)高招。

但若從動物權著眼,《生命是個奇蹟》惡劣可恨至極。玩弄、虐殺動物此起彼落。雖然有時用動物喻人,有時玩動物也,可是,人被弄得腦漿噴濺本片用說的(畫面留給觀眾想像),動物受虐,被殺卻以真實電影方式映現。

陳真方才寫過動物權的論述,沒隔幾天,就在〈蘋果日報〉廉價歌頌《生命是個奇蹟》,完全看不見本片以及導演前作《地下社會》對動物馬戲班式操弄與真實電影呈現虐殺動物的卑鄙殘暴,真不知道是動物的悲哀或是台灣film review的墮落?!

(Spam: 0%)
陳真 | 2005.10.27 19:13 | #

我的意思不是說我不明白究竟根據 "哪些" 影響因素來評估,而是說我不明白 "如何" 根據這些因素來評估. 比方說 "醫療設備的水準","水準" 的內涵如何給定等等.

但這些都不是我要講的重點,重點是,這些預測值不是出於瞎猜.就像氣象預報不是瞎猜一樣,當你聽到晴時多雲偶陣雨,又晴又雨又是雲,聽起來好像什麼都包了,範圍大,但還不至於大到死亡數從零到六十億,也不致於說 "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而且,颳風下雨擋不住,但流行病卻可努力,準備得越充份,傷害自然就會減少. 這類預測或預警的目的是 self-refuted(自我駁斥),而不是要讓它預言成真,它跟算命不一樣.

所謂預防預防預防,就是要預先防止它發生,而不是等著看好戲,看它發生,以示預言之準確,畢竟我們不是在談算命.

預防的偉大,在於自我駁斥,而不是在於自我實現,因此,嘲笑它沒有實現,彷彿它只是一種瞎猜,這樣講是不對的;那不是我們對公衛預防應有的態度.對它的態度,跟我們對政客發表政見的態度應該完完全全不一樣,後者當成放屁就好,前者卻必須嚴肅以對.

台灣社會往往有一種非科學性的莫名恐慌和歇斯底里,要不就是另一種極端,根本不當它一回事,而我只是想說,在這兩種錯誤的態度之外,應該有一種比較務實而文明的面對方式:在合理的基礎上,做最好的準備,但不需要怕,更不要像上次 SARS 那樣,在這些休戚與共的實證問題上搞各種道德宣傳或政治分化,抹黑異己,鬥臭對手.

上次 SARS 不是有醫護人員大量離職或逃出封鎖圈嗎? 之後就是一片道德譴責,把一種公衛政策問題,居然轉化成一種個人道德問題.

我對台灣醫護人員的品性操守,沒什麼信心,但前者畢竟不能化約成後者.

(Spam: 0%)
李權芳 | 2005.10.27 11:13 | #

估計的算法我認為應該是用專業術語叫做「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去推的。

這是透過一種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假設模型,利用統計方式將最大及最小的可能性估算出來。

例如,將台灣「準備克流感藥物的儲備量」、「藥物效用」「不接受流感疫苗的人有多少萬」、「其他防禦禽流感的能力」、「流行後醫療設備的水準」、「人口移動及稠密狀況」等等等,將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送入電腦處理,然後將這些數值上下調整,以台灣人口總數做基準,便可以粗估出禽流感確定人傳人後可能的死亡總數。

防禦能力好,也就是說上面每一個指標都強,死亡人數(比例)便低,反之亦然。如果我沒說錯,應該有點像是「decision making」的分析方式。可是這種推估是純理論,因此科學家往往會老實一點,將範圍估大一點,盡量包山包海,以免日後實際情況不同,會難為情,這情況就像算命師講話往往會很「模糊」一樣。也因此,就算死亡人數從150萬估到1億五千萬也不足為奇。變數多,自然範圍就大。放到全球來看,某些區域便是危險區,因為上述指標的防禦力都低,一旦流行,死亡率便會比較高。

我們現在能努力的就是將各各指標弄強一點來作為預防,而不光是儲備藥物而已,但是整個台灣都在講藥物藥物,我覺得很奇怪。

誰知道那個藥物臨上場後有沒有效?畢竟沒有臨床試驗佐證,所以全球現在都在猜,猜歸猜,擔心之餘只好還是備藥。就算是求心安,聊勝於無,也不能不花錢去準備,畢竟那是至今唯一唯二的希望,全球都得仰賴,希望克流感便是那個救世主。

反觀台灣,我們的反應動作慢,政府至今並未有一套比較有效的作為,至少我看不出來。只有國衛院目前號稱以18天的速度合成出純度高的藥物,問題是從能夠做出藥物(化合物)到能夠製成能夠使用的藥物成品(含劑型、粉狀、膠囊),而且是「量產」,還很遠很遠,不是那麼容易。

剩下的公衛體系更不用說了,不是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就能搞定。

這也是為何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參眾議員,比我們動作快,10月23日的紐約時報消息已經提及在跟羅氏討論,希望與四家藥廠在必要時將克流感藥物儘快投入生產線的原因。我認為在準備藥物上,應該先將生產線建立好,備在那裡,藥物要製造便有比較重要。因為一旦爆發疫情,等藥物療效確定後再來大量製藥、進行後勤補給應該都來得及。只是我們連基本的藥物儲量都不足,羅氏的訂單早都被其他有遠見的西方國家搶光了,怎麼排都輪不到我們。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14:30 | #

福全老兄說,禽流感死亡人數 ""不知道是怎麼估算的出來的,顯然槓龜的機率很高.真要猜,還不如連猜兩次總統大選的當選人,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可以被說成神準的大師.""

===========
我不認為聯合國或WHO 官員是用猜的.這是台灣社會習性,但西方人基本上並沒有這種信口開河的性格.他肯定有相當的科學根據.

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估算,我曾試著比較各國的預測值,發現大約都是估計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人口感染,至於感染後的死亡率似乎就說不準了.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14:09 | #

寫錯了,是呼吸器,不是呼叫器.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13:59 | #

有人說我杞人憂天,整天講禽流感.但我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大難臨頭.

我們應該有一種視力,能在災難來臨的前一刻,預見它的諸多可能性,制止它的發生,或減緩它的殺傷力,而不是等它全盤發作之後才來善後.

台灣喜歡講大話,但事實上,它依靠的往往是運氣,而不是能力,就好像防治 SARS 一樣,處理能力遠遠落後其它國家,整天倒忙著論述 SARS 與 "骯髒中國人" 的關係,把 SARS 變成一種 "骯髒中國人" 的病,藉此大做選舉文章. 真難想像世界上有這樣的政府.

運氣只能依靠一次兩次,不可能每次都靠運氣渡過難關. 大難臨頭了,但我看扁政府為了選舉又開始起乩,整天講些有的沒的,讓人很難不心情沉重.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13:42 | #

這樣的訊息,更顯示出富裕國家的防疫策略必須有所修正,必須花更多心思把防疫工作推到最前線的第三世界。

============
這句話更有道理,這回病毒有了翅膀在天空飛,國界能擋得了什麼? 別人的命運,難道不也是你的命運之所繫? 別人垮了,難道你就能獨霸整個地球,繼續屹立不搖?

幾個月前,鳳凰新聞 show 了一張漫畫很有道理,漫畫中,西方強國在城門口重兵佈署,努力把一群難民阻擋在外,但一群飛鳥卻啣著一張布條,上面寫著 "bird flu"(禽流感),愉快地從頭上飛越城門.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13:27 | #

世衛組織發言人即明言,這次若流感蔓延,死亡究竟是一百萬人、七百五十萬人或一億五千萬人,仍將視人類之努力而定。

===========
這文章寫得不錯,上面這句話講得挺有道理.這時候,主詞是 "人類",因為國界擋不了禽流感;狀況未明,大家都怕,英國每天都是禽流感的新聞,彷彿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但是,愛滋病的蔓延卻似乎又是另一回事,主詞從 "人類" 變成了 "國家". 在一些國家,愛滋蔓延十分嚴重. 原因在於富國不願投注心力協助窮國,甚至以之為一種外交武器,西方藥廠則壟斷藥物,抬高藥價,大賺暴利. 他不需要賺那麼多,但偏要賺, 買不起是你家的事, 管你死人千萬, 我只管賺大錢.

安南兩次用 "可恥" 來形容西方強國對於愛滋病整體防治之漠視與政治心機. 特別是美國,把它視為一種國防或國安議題,一邊搶奪國際防愛主導權,一邊卻口惠而實不至,吝於付出.就好像他可以用數千億侵略伊拉克,但一講到要捐款,總是一億兩億,意思意思.

美國這個國家很奇怪,不管是環保或防愛或禁雷或裁撤核武,他都百般抵制或消極以對,以賺錢和勢力茁壯為第一甚至唯一考量.他似乎有一種錯覺,以為當大家都滅亡之後,當地球毀了之後,美國仍能屹立不搖,獨霸天下.

(Spam: 0%)
魏福全 | 2005.10.25 12:42 | #

所謂''台灣死幾百萬人''的說法,應該是我從電視新聞報導得來的印象,是誰說的我已經查不出來了.以下是亞洲週刊的一篇文章,內容提到在台灣有''台灣死一百五十萬人''的說法.

全球防禽流感關鍵在窮國

在禽流感被證實傳入歐洲後,全球各國相繼展開抗流感大戰,各國之間的合作也已漸次展開。不過抗流感的最薄弱環節在窮國,因此富國必須花更多心思把防疫工作推到最前線的第三世界。 (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在羅馬尼亞及土耳其也相繼傳出並證實,禽流感病毒已透過候鳥遷徙,由東南亞經中國、蒙古、俄羅斯、烏克蘭而進入了歐洲後,全球對禽流感的恐懼和警戒,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點。(chinesenewsnet.com)

自從二零零二年非典蔓延,在全球造成七百七十四人死亡後,人們即已體認到新流行疫病的可怕。尤其是病毒因為結構簡單,變種的機率較大,而且一旦出現讓人致死的變種就會很容易快速擴散。截至目前,這種病毒已造成上億隻家禽被銷毀,而它透過家禽而感染到人,業已在許多國家造成死亡﹕越南死亡四十三人、泰國十二人、柬埔寨四人、印尼三人。人們憂慮的是,一旦這種病毒的基因突變而使其有人傳人的機制,則它必將造成浩劫的蔓延。(chinesenewsnet.com)

人們對禽流感倍感憂慮,乃是在二十世紀有過三次致命的流感蔓延,分別在一九一八、一九五七和一九六八年。其中最嚴重的乃是一九一八年的那次,它在全球估計造成了二千萬人至五千萬人的死亡,其中單單美國就死亡六十七萬五千人。而科學家已在最近證明,該次流感大蔓延,即是H5N1型病毒變種所致。它那由四千四百個氨基酸所排列的基因系列,有二十至三十個出現改變,遂使其具有人對人傳染的機制。類似的基因改變機率並不太小。例如禽流感與人流感都會讓豬隻受感染而完成突變,或以其他方式而突變。(chinesenewsnet.com)

正因這波禽流感的威脅來勢洶洶,因而全球各國都已展開了抗流感的大作戰。例如美國參院即已通過撥款三十九億美元用於抗流感,大量採購儲備「克流感」(Tamiflu),德國亦大舉採購「瑞樂沙」(Relenza),其採購量為藥廠過去四年生產之總和。大體而言,在公共衛生水準較高、財力較強的地區,都以擴大儲備疫苗藥物、強化疫情通報和預防能力、或者預先針對各種情況做出模擬演習和社會防疫動員等為主。日前,美國總統布殊表示,必要時將出動軍隊抗疫。他此話一出,當然引起嘩然,但至少已顯示出有了作最壞打算的準備。(chinesenewsnet.com)

除了主要國家已陸續展開抗疫大作戰之外,全球方面的合作也已漸次展開。最近東協國家的農業部長會議,就以抗禽流感為主題,而美國也召開了約八十國的抗流感會議﹔最近美國衛生部長偕同世衛組織秘書長,在越、泰、柬埔寨、老撾(寮國)、印尼等國訪問,而澳洲也將於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一日邀集亞洲國家及主要大國舉行抗流感會議。(chinesenewsnet.com)

儘管各國都已全力展開抗流感的工作,世衛組織和各相關疫病機構,卻仍未敢掉以輕心,類似於「一旦人傳人流感爆發,全球可能死亡一億五千萬人」、「香港可能有百萬人被感染」、「台灣可能一百五十萬人死亡」等驚悚的談話,仍然不斷。世衛組織發言人即明言,這次若流感蔓延,死亡究竟是一百萬人、七百五十萬人或一億五千萬人,仍將視人類之努力而定。(chinesenewsnet.com)

尤其是疫病專家感到悲觀,因為仍有很多基本的、結構性的疑慮﹕(chinesenewsnet.com)

其一,這個世界並不公平,在疫病上尤然,如越南和印尼皆不富裕,一旦家禽感染必須銷毀,政府都無錢對農民做出補償,這乃是家禽這部分管制日益鬆弛的原因。再如柬埔寨和老撾,則基本公衛工作亦皆闕如,怎麼談得上防疫抗疫﹖一旦亞洲的貧窮國家和貧窮地區出現人傳人的疫情,他們是否能及時通報,展開診治、隔離和預防﹖流行疫病的防治成敗,繫於開始之時,一旦開始即有漏洞,其他富裕地區所建的「防疫堡壘」也終將功虧一簣。因此,美歐日等富國不能只建造自己的堡壘,而應該去幫助窮國。以香港為例,即應積極協助中國大陸,尤其是珠三角地區。(chinesenewsnet.com)

鉹G,根據香港醫學工作者的研究,已證實了H5N1型病毒的抗藥性已在快速增強之中。病毒的抗藥性,意謂富裕國縱使花費了極大的財力來建造防疫堡壘,這個堡壘的門窗也可能是打開的。這樣的訊息,更顯示出富裕國家的防疫策略必須有所修正,必須花更多心思把防疫工作推到最前線的第三世界。(chinesenewsnet.com)

其三,則是防疫藥物「克流感」,仍是當今最主要藥物。它的生產廠商羅氏大藥廠(Roche)今年上半年的「克流感」業績即達四億五千萬美元,為以前的四倍。而今流感威脅更增,許多國家都準備生產,但該藥廠卻始終拒絕授權,並聲稱「克流感」的生產有十個步驟,其中一個步驟若操作不當有爆炸可能云云。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與疫病發生時的生命權已出現衝突,有待聯合國與大國來解決。(chinesenewsnet.com)

從人類歷史看,流行病蔓延時也是人性被考驗的時候,在全球防流感大作戰的此刻,我們衷心希望人類能發揮愛心,守望相助,讓人類安然度過這次流感的考驗﹗■(chinesenewsnet.com)

亞洲週刊



(Spam: 0%)
陳真 | 2005.10.25 06:05 | #

我對禽流感的知識跟各位一樣,全是透過報章雜誌.它之所以眾說紛紜是因為病毒千變萬化.

我不認為預測存在著摃龜的可能,我是說:預測或預警或預防,是一種很弔詭的東西,它的存在就是它的不存在,也就是說,透過它的存在,使得它所預測的事不存在.這時候不叫摃龜,而叫預防成功.

比方說愛滋病,劍橋每年一開學就發給學生許多保險套,收發室地上堆積如山全是保險套以及各種預防愛滋病的小冊子. 這時候,如果有人說預防了幾年,根本也沒見到哪個學生感染愛滋病,這個預防顯然是摃龜了. 這麼說是不是很奇怪? 預防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摧毀(self-destructive)的概念,唯有讓自己的預測失敗,才是一種成功的預防不是嗎? 不會摃龜的預防,哪叫預防??

至於各種預測值的各不相同,這也沒什麼好奇怪,預測不是猜測,預測是一種數學,猜測則只是一種八卦.當我們看到答案不同,別恥笑之,那只是因為預測前提不一樣,前提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

所謂 little change makes great difference(小小的改變,會有大大的不同),就跟太空船登陸一樣,差距在億萬分之一秒間,但結果卻大大不同,稍微遲了一下或偏了一下,就上不了火星,跑到冥王星去了.

無數因素會影響前提,因此,前提是說不準的,要不然就不叫流行病了.但是,說不準並不等於不可說,說不準還是可以給出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從一億五千萬人到數百萬不等,這個差距在公衛預防上來講,一點也不大.你想,每個國家公衛條件相差這麼大,彼此資訊也不充份,比方說許多非洲國家,幾乎完全缺乏公衛能力與相關資訊,你如何可能在一種全球規模的流行病事件上取得一種精確預測值?

你只能給出一個範圍,但這個範圍其實並不大. 大小並不是看一種絕對值,就好像約會遲到一分鐘跟太空船銜接軌道遲了一分鐘,雖然都是一分鐘,意義大不同. 前者沒有多大意義,後者卻是一場災難.

預防還有個性質就是: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而不是倒過來,像台灣這樣,總是說安啦安啦,一概做最好的打算,最壞的準備或根本不做準備.

預防也不是預言,不是算命仙在卜算前途. 比方說,某個病五年存活率是一成.五年後你還活著,別笑醫生預測不準,因為他不是在做預言,他只是根據種種實證,提出一種通則. 這樣一種通則,就像一種提醒,一種時間表,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各種預防和準備.

至於打流感疫苗是為了讓我們這些老弱殘兵,一來可以減少一次中兩標的機會,既得人流感,又得禽流感,這會增加病毒變異的可能,二來減少一些公衛處理上的不必要干擾,因為一般感冒不會死人,禽流感卻是高死亡率.做好前者的控制,就能影響後者的殺傷力.

克流感是否對禽流感有相當的療效,各方說法稍稍有點程度上的不同,但大致上是肯定的,我是說,除此之外,別無更好的藥物. 我看有位前台大內科教授謝炎堯寫文章批評其治療可信度,問題是,不靠它,要靠什麼?

他說要靠增加醫療設備,比方說呼吸器.可是,這不衝突不是嗎? 基本上你還是要有足夠的第一線治療藥物,總不能高瞻遠矚只做下游的準備吧? 就像蘇益仁說的,如果謝炎堯言之成理,那何不乾脆說先準備好足夠數量的棺材? 那豈不是更有 "遠見"?

台灣太重視醫療(因為比較好賺),醫生勢力很龐大,主導一切,但卻很忽視公衛. 雖然我們都知道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但台灣社會顯然嘴巴說說,醫療仍是擺第一位,而且以醫療凌駕其它專業,醫院拼命蓋,你越生病我越高興,因為我賺得越多.

台灣這方面的問題挺可怕,而且很惡劣,講起來令人咬牙切齒,十分落後野蠻,但沒辦法,台灣人對疾病的態度有問題,太愛吃藥,太愛看醫生,太抬舉醫生的重要性.

我不懂醫學史,也不懂公衛史,但我心裏有個猜測,這個猜測或許是對的,其實在十年前我讀過一些醫學史的書,印證這樣一種猜測. 那就是: 使人類健康素質提升,壽命延長,並不是醫學發展的結果,而是公衛的興起與發展,主要是公衛決定了人類的健康與壽命.

這方面我是外行,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主流看法,但我的確讀過一些書,他們做了一些有關歷史的實證分析,提出這樣一種說法.

結論是,寧可讓專家的預測全部 "摃龜",可別讓它實現. 不要小看舉手投足間的種種預防或謹慎. 比方說台灣現在竟然還在搞賽鴿,幾萬隻鴿子飛過天際. 真不可思議. 這不是膽子大,這只是無知,不見棺材不掉淚.

我不是說大家要變得神經兮兮,而只是說該有的謹慎一分也不能少;不要有一種睹徒性格,不要心存僥倖. 就像愛滋病一樣,不要以為一次兩次沒問題就永遠都沒問題.病毒很小,你看不見,但它往往就在你眼前.

我當醫生,最 "喜歡" 做的事之一就是到廟口到老人活動中心到高中到小學,講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普通醫學常識.我雖然很愛錢,但做為一個醫生,我還是希望各位少生病,希望各位一旦生了病之後,能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好的一種治療,不要錯失治療時機,不要尋求錯誤的醫療,反而更傷害自己. 人們能懂得一些基本觀念,會比醫生光是開藥或開刀更有用.

p.s.:我沒聽過有人說台灣會死幾百萬人,是誰這麼說?

(Spam: 0%)
魏福全 | 2005.10.25 02:35 | #

之前曾有WHO的專家預測人傳人的禽流感可能會造成幾億人的死亡,後來又向下修正為幾百萬人,幾十萬人.在台灣也有人預測死亡人數是幾百萬人,也有人說是幾十萬人,最近聽到的數字是幾萬人,不知道是怎麼估算的出來的,顯然槓龜的機率很高.真要猜,還不如連猜兩次總統大選的當選人,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可以被說成神準的大師.

(Spam: 0%)
魏福全 | 2005.10.25 02:11 | #

目前禽流感的疫情就像威力不明的原子彈還沒找到按鈕,在按鈕被按下前是很安全的,但是一旦被找到而且按下了按鈕,後果就很難說了,這個按鈕就是病毒的突變,從禽傳禽變成禽傳人再變成人傳人.

(Spam: 0%)
魏福全 | 2005.10.25 01:50 | #

我今天剛打了流感疫苗,全院的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員都打了,不過,流感疫苗原本是給一般的流行性感冒的高危險群,如幼兒和老人使用的,可以預防一般流行性感冒,對禽流感的預防並沒什麼效果,好處是萬一爆發人類感染禽流感時,若得了一般流感可能會被當成禽流感來嚴肅處理,打了疫苗就可以防止這種不幸的事件.克流感藥物可以抑制一般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大量繁殖,平均可以縮短一至兩天的感冒症狀,但是,對禽流感的效果仍然不明,因為,病例數太少,不足以作出研究證明,而且未來若爆發大規模的人類禽流感,有可能是和目前不同的變種病毒.目前的案例都是雞傳給人的案例,還沒有確定的人傳人案例,只要不養雞,不和鳥禽類直接接觸,還是安全的.但是,病毒一但變成人傳人,後果就很難說了.現在該做的,除了雞場和工作人員的防疫,也可以考慮禁止市場活雞的買賣,免得一旦有大型養雞場淪陷,就會使得有來批貨的各地傳統市場都變成感染源.

(Spam: 0%)
All Page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