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egg | 2005.08.05 04:19 | #
那麼這跟『在現代文明的西方國家大城市』有什麼關係? 如果紐約也算是個“現代文明的西方國家大城市”的話,這裡的人消費議題的習性更加惡劣一百倍。(這就是資本主義囉!)他們不但會『把倖存者的照片,像處理電影海報那樣「廣告」』,而且還會把它印在T恤上,每件賣你三十美元呢! ching | 2005.08.05 01:43 | #
這麼搞是怎麼搞?簡單的說,太消費了。不過,這個簡單的說,確實也是太簡單,而且,一說就可以說到重點的「論點」或者「觀點」等等之類的點點點,這種在文字表達上來說,太正確的東西,我們起雞皮疙瘩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是(這兩個字,但是,是我自己在自我詰問中的忍不住發聲),歷史,本來就是困難的,其實,應該是沒有這個東西,以個人血肉來說;人在俱在,人滅燈熄。我們不可能禮敬歷史什麼,最高的禮敬就是從昨日歷史中,得到了今日生命真正的遠離痛苦追求幸福。但往這裡說是不必要的,也說不完。 把倖存者的照片,像處理電影海報那樣「廣告」,這在我來說,是很不對勁的事,但是,我,太渺小,不喜歡去大說小說這些,不對勁的事。 就這樣說吧。也只能這樣說了。 陳良哲 | 2005.08.05 00:22 | #
是不是非得要我們全都發瘋,才能從鬧劇中得到解脫呢? 2005.08.04 中時晚報
外傳此邀宴原來是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出面,致電邀請多位國營事業董事長餐敘,但總統府鄭重否認,與會者不願多談出面邀約者,只透露當天出席的官員是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 官員也表示,過去從未碰到政府高層如此「坦率」的要求對單一特定媒體,作如此龐大金額的廣告挹注。因此,與會者都有點「意外」,也讓整個場面有點尷尬。官員強調,相關經費不是說給就給,必須符合法定程序。此外,每家國營事業都必須面對立法院,同時更需面對其它媒體,如果依照高層要求作,一來不合花用經費的程序與效益,二來,恐怕因此會導致國營事業未來的路,「會走得很辛苦」。 另一家國營事業高階主管透露,其實從過去資料分析,給台日的廣告經費便佔了全部的公共事務經費約1成,相較於台日的發行量與影響力,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 不過,對高層這項要求,相關出席人士還是三緘其口,不願多談 。據瞭解,對於高層的要求,部分國營事業認為仍須量力而為。甚至有單位負責人意有所指地表示,平時便常有人促銷商品,但是否「埋單」,那就看公司有無這項需求了。 陳真 | 2005.08.04 09:05 | #
這麼搞是怎麼搞? 哪裡不對? ching | 2005.08.04 01:49 | #
我很好奇一件事,這種紀念哀悼追思探索歷史的手法,在現代文明的西方國家大城市,也是這麼搞的嗎? 慰安婦悲酸史 台北街頭吶喊 抗日勝利60周年,成千上萬個慰安婦的巨幅影像將於10日出現在台北最熱鬧的街區。30位慰安阿嬤將戴上面具,在日本戰敗60周年當天(15日)走上街頭。大型的二戰史料展也將從12日起在高雄展開。 正當世界各國相繼為終戰60周年舉辦各式紀念活動之際,台灣方面,各式紀念活動也將陸續展開。此外,天下出版的慰安阿嬤口述歷史「鐵盒裡的青春」、商周出版的阿嬤影像歷史書都將在近期發表,歷史與女權的議題勢將從中旬起發燒。 據史料估計,二戰期間被日本政府強徵或拐騙充當慰安婦的台灣婦女約有2000名,如今僅餘30人。從2000年起開始拍攝慰安婦的攝影工作者黃子明說,慰安婦因長期受社會排斥,剛開始時不易親近;但她們和婦援會社工的關係卻猶如親人,台灣也是罕見會對慰安婦進行心理輔導的國家。 此一慰安婦影像展以「生命、倖存」為名,展出黃子明、沈君帆和日籍攝影矢←宰等人長期拍攝的慰安婦影像共90幅,每幅影像長寬各為1.6米,將在西門町徒步區及華納威秀中庭呈現。 12日起將在高雄歷史博物館登場的「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由文建會、國史館及高雄市政府合辦,透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等5大類的珍貴史料,見證二戰期間令人觸目驚心的悲慘歲月。該展將在高雄展出3個月。 另外,文建會將在高雄舉辦座談會,並在高雄電影圖書館辦電影周,選播以二次大戰為背景的台、日、歐美電影。
陳真 | 2005.08.03 21:44 | #
好了,各位饒了小的吧,算我無能為力,無力保護自己,也無力說明清楚。 我從來沒說不歡迎私下寫信來。正好相反,如果你無能討論「事情」,卻只是想「指教」一個「人」,那請私下來信指教或謾罵或幹什麼都行。回不回信我不敢保證,但你四處公開指教或甚至對人污衊、議論、扭曲,不但敗德,而且侵權違法。我只是一時無能把你們統統送上法庭,而不是真的願意忍受這些可恨之事。 各位不妨用關鍵字去查一查,那是大約三、四年前的事,交大宿舍曾有些學生手機被偷,涉嫌偷竊的是一個十八歲少年。結果交大學生不但公佈這位少年的姓名、地址、電話、相片以及他的家人、爸媽等各種身份資料,並且污言穢語,盡情侮辱嫌犯及其家人,並鼓吹大家給他一點什麼私刑或教訓或鼓吹打電話騷擾其家人等等,各種敗德、侵權言行毫無節制地公然進行。 每天幾千幾萬人出沒的這樣一個學校網站,居然沒有半個人對此一惡行吭聲。有朋友跟我講這事,於是我就託人貼文制止,並貼郵票寫了封信給交大校長及交大電腦資源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結果沒有半個人有任何回信或回音。這在西方社會,校長恐怕得下台謝罪才行,在台灣卻完全不理不睬。 今天我若是某某醫學院院長或教育部長,我不相信這位校長會不理不睬。他不但不理不睬,很巧地,幾天後我卻在報上聽到那位校長在講一些有關仁義道德的美妙言論,鼓舞世人,並且說他很以交大學生為榮。 我在交大網站上請人貼了文章,表示我認為這事情很不應該,之後,學生們竟然集體興奮起來,集體把箭頭指向我這個仗義執言的外人,就像獵殺女巫那般興奮,用各種很不可思議的污穢、侮辱字眼和騷擾手段,對我進行攻擊,前後持續了大約一個多月。我相信,那些足以告上法庭的抹黑、侮辱言論,到現在肯定都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這就是台灣。 我不願再和台灣菁英們有任何接觸,畢竟跟一團污濁、不見人影的「空氣」打爛仗不是我所喜歡;我只對一種純粹的思考感興趣,很不喜歡解釋、說明、澄清、對罵等等(誰能罵一團匿名的空氣?)。所以,請別再轉寄轉貼我的文章到任何台灣菁英任意出沒、為所欲為的地方。(我所見網站不多,但至今還沒見過哪個中文論壇或留言板是合格的、嚴格遵守規範的;絕大部份毫無規範,就像一群會吸人血的蛆蛆一樣,很可怕。) 交大偷竊事件中,可怕的不只是那些公然傷害嫌犯及其家人的學生,而是所有集體坐視這些惡行的人。這意味著人們並不是真的在乎什麼。所謂理想,似乎只是一種酷炫「話題」,一種「做學問」的材料或升官階梯或鬥爭異己的工具。 台灣很能跟上流行,別人有部落格(blog),我們馬上就有,別人有什麼,我們馬上就會有,別人談什麼進步話題,我們馬上也能談得如火如荼。可是,你想學開車的同時,你更應該學煞車,你想學開藥處方的同時,你更應該明白藥物的限制,包括劑量與副作用,你想學人家搞論壇,就應明白別人對於議論想法的種種嚴格規範以及對自由對人格對人權的尊重。 匿名為所欲為,不叫自由人,而叫低能敗德的窩囊暴民。毫無節制的言行,更不是自由,而是暴行。不會煞車,你不可能開車上路;不懂藥物效用與副作用,你也不可能開處方;沒有任何道德規範的自由,是自由之最大敵人,而不是自由。如果沒有人願意遵守交通規則,大家儘可隨心所欲勇猛亂竄,那麼,根本沒有人能上路。 那樣子的窩囊生活和陰暗、躁動行為,究竟有什麼樂趣可言,我真不明白。純純粹粹思考想法、議論事情,不是才有趣味可言嗎? 台灣人中選舉毒已深,心靈、人品敗壞徹底。我常希望上帝毀滅這個島和這些人,我若必須死在裏頭也甘願。這樣一個島,如果無法改變,上帝為什麼不毀了它呢?主啊,毀了它吧,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陳真 2005. 8. 3. 陳真 | 2005.08.03 11:09 | #
(續前,但與任何人無關,我不是針對誰在講話,而且我也根本不知道讀者是誰): 我要怎麼說才能讓「你們」(你們是誰?)聽懂並且相信?不要把我推入什麼論壇。如果我們不相識,那我沒辦法,我不會因此就上法院按鈴申告說你侵權。但我們若相識,那就應該真的相識,不要連這樣也不了解。 我若要議論,自己可以親自上場,當我不要時,就不要硬把我推入火坑來代替你表達意見,當成一種箭靶或擋箭牌,然後還反過頭來勸我要勇敢,不要withdraw(退縮),這不會太惡劣了一點嗎?何必在我身上造這種孽呢?你們是嫌我的報應和折磨還不夠多嗎? 你要戰鬥,你不怕死,很好,那就自己去,別拿我當擋箭牌。台灣人品性太差,特別是那些所謂菁英,四下無人時,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何必硬要拿我成為一種邪惡人性的祭品? 你們難道真的不明白台灣菁英的德性?我不相信你們真的這麼單純。你們如此熱衷選舉與政治,不可能不明白台灣主流社會是什麼德性。你們肯定比我更了解,因為你們總是小心謹慎,保護自己總是保護得神經兮兮,屁從來都不敢放一個,卻反而拿我當擋箭牌,然後還鼓勵我要勇敢。這不會太惡劣了一點嗎? 如果你們真的了解我一直在說的是什麼,就不會這樣糟蹋我了。是嫌我的報應還不夠慘烈嗎? 我做這些事不求回報,但也不會讓自己陷入一種窩囊感,那是很不健康、毫無意義的。就跟在大街上應該盡量避免和一些一看就知道會找麻煩的英國人眼神接觸一樣,你一跟他視線接觸,他馬上就會興奮起來,就像發現什麼獵物一樣,開始造孽。台灣人很窩囊,但只要匿名時就會變得十分勇猛,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陷入這種窩囊處境是毫無意義、毫無美感的。 很多話講過幾千遍,我也挺挫折,好像不管怎麼講,人們永遠都無法相信或理解似的,人們只是挑他自己想看的部份看,然後自己瞎想,編織一種所謂理解,但那卻只是一種根本上的誤解。 我已經犧牲一切美感和微妙,把意思講得粗糙不堪,連我自己看了都很恨,幾乎就像在講三民主義那樣講話了,但還是沒辦法使人明白或相信。 我說的三民主義之一是這樣:我是講人權的。我如果會對遠方一隻動物或一群人的處境有所感觸和行動,我不會對我自己的處境無所謂。我如果會反彈按指紋,那意味著我對一個人的種種有關尊嚴或自主的成份很敏感。 我沒有人格分裂,也不想自欺欺人,我不會一邊講某種理想,一邊卻完全忽視自己所說的理想。我若有辦法,我會讓每一個對我做惡事的人付出代價,當我做不到時,或是當這個社會無法對一般人提供這樣一種保障時,那並不是意味著我對一切理想只是說著玩。 我也沒有被虐狂。在一種毫無人權觀念的野蠻社會中,就像面對一群草菅人命的軍閥一樣,能避則避,而不是興奮地投入,激起邪惡。 更絕對不要當眾去勸導一個「人」該怎麼應對進退,難道你真的以為你會比我更清楚我的處境和遭遇?難道會有人笨到這種地步,居然需要別人來勸勉他該怎麼選擇他的生活方式?難道應對進退只有一種方式?只有你才懂?別人不懂?若非指教不可,ok,請寄 hc228小老鼠.cam.ac.uk,而不是公開教誨。那很討人厭不是嗎?對我來說,公開侮辱人以及公開教誨人,是同等的可惡。 我不知道勸勉者自己是否真的過著如此偉大的生活,好吧,就算是,但你儘管去偉大,不必拉我同行。問題是,我見過的人無數,卻沒見過幾個這種偉大的人。我看到的是一個比一個窩囊膽小,甚至猥瑣猥瑣,保護自己保護得神經兮兮的。 我不相信台灣人有救。至少,我看不出任何改善的可能。台灣菁英的品性大概只能得零分,智商也是。他無法討論問題,他只是複製一種選舉文化,努力傷人、殺敵。 在這種社會裏,讓自己成為祭品,對誰都沒有好處,那只是引來更多嗜血瘋狂和熱鬧,並且各人盡一份力,進一步把它發揚光大。 最近來信的那個英國人說得沒錯,英國人權做得不好,但他們至少想努力,並且知道對錯,但台灣和中國人的頭腦裏卻毫無人權觀念,「根本就是一種明目張膽的納粹」。 如果一種祭品可以帶來反省,那或許還有點意義。但事實不然。那只是深化一種嗜血鬥爭,就好像選舉選一千次也沒用一樣,並不會因為許多人在選舉中受到傷害,我們的文化就因為這些祭品而提昇。 再說,祭品肯定是自願的,被迫的不叫祭品,那只是一種陷害。想當祭品的人儘管去,別拉我下水就是了。奉獻只能奉獻自己,而不是獻上別人的生活、生命或種種權利和名譽。 我不覺得這些道理有任何艱深難懂之處,它之所以永遠無法被人聽進去,只是因為只要死的不是我,別人的痛苦我們經常都會把它看得很淡或甚至完全漠視,然後甚至對對方教誨起種種人生大道理。 正人君子特別喜歡教誨人,甚至喜歡對著別人的痛苦優雅地說:「那沒什麼!何必計較?」彷彿他是上帝似的,彷彿他可以了解你的人生或生活一切細節,並且比你更知道你該怎麼過活。這很惡劣,在我的道德觀看來,世上沒有比這更卑鄙更醜陋的事。我知道那是某種好意,但那種好意純粹自欺欺人。你會對你自己的親人叫他要勇敢投入戰場任人宰割嗎?你會對你自己的親人之種種受害說:「那沒什麼啊,何必計較」嗎? 我對痛苦的忍受度,照理說應該已經遠遠超乎常人,別再勸我勇敢了,我應該已經夠勇敢。也別裝模作樣說什麼不要計較,我敢說,絕大多數人都比我更會計較。再說,我若不計較自己的種種權利,難道我整天講人權講動物權是在講假的? 文章就像一種禮物,當你要轉寄轉貼時,總該看對象吧?難道你送禮物給人是不拘對象隨便亂送?何必糟蹋我、給我惹來許多根本無從一一澄清一一討回公道的污名和侮辱呢?在這種無能討論、卻以傷害異己為能事的社會,幹嘛老是把我丟入火坑?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只是當大家都保護自己保護得很周到時,反正自己沒事就好,於是就不當它是一回事了;反正死是死道友,不是死貧道。 如果大家都像最近那位英國人那樣,我倒是很樂意討論。他之前寫信罵我濫用言論自由,說什麼亞洲國家沒有種族歧視,我承認錯誤,並且說,我一直為此事感到很自責很慚愧不安,就像一種污點那樣。也因此,我後來就不再提英國種族歧視的事了。 那個英國人,後來又寫信來,講了一些話,說他很感謝我的坦誠,說我無須為自己初版中寫錯的那句話感到痛苦和自責,然後說他也頗能體會那種遭受不平待遇的憤怒和挫折,還說他也常感疑惑,到底許多事之間要如何取捨,比方說文化之間的多元與所謂優勝劣敗等等。 我聽了,心裏有一種感激,感激一種體貼和細膩,感激一種誠懇的批評與回饋,特別是這樣一種體貼和細膩,是我在台灣社會中很難感受到的。我覺得台灣社會普遍缺乏一種最基本的注意力,他似乎聽不見(或根本不相信?)別人到底在說什麼。 Ok,就這樣,別再逼我反覆解釋說明了。我真不喜歡反覆講這些已經講過幾千次的廢話。寫東西或討論,理應是一種樂趣,一種愉快、有益身心的經驗才對,而不是一種痛苦的再三表白或「求饒」。再不行,我就把這裏關了。 陳真 2005. 8. 3. 陳真 | 2005.08.03 09:29 | #
我搞迷糊了,"作者的反應"??? 什麼東西的 "作者"?? "反應" 什麼事????????? 總之,我不是要討論,我只是要說,不要推我入火坑,讓我飽受污名和攻擊. 至於這位 Debbie Chen Williams 寫的,我 "非常非常" 不能認同.那你(Debbie Chen Williams)自己去當英雄就好了,何必勸我? 我的生活要怎麼過,何必你來勸導鼓勵? 我也沒有什麼 "withdraw"? 那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在一個野蠻社會中,努力避開各種足以告上法院的污名化環境或各種攻擊抹黑騷擾,就好像避開街頭上那些極右派英國人一樣,免得當場被斧頭砍或被羞辱,那不叫什麼withdraw. 那只是任何一個正常人的正常反應,你若不怕,只管去,但別綁架我當箭靶. 還有,我也不知道你在說誰是 "不成熟的白癡"? 我害怕的不是什麼不成熟的白癡,而是那些在社會上即將或已經掌權勢的人,我最近在找醫療方面的工作,打算明年七月回台,找啊找的,竟然發現一個抹黑我的混蛋是我想去的某家醫院的院長. 還有一個混蛋被告,他們雖然在網路上匿名行事,但也不是什麼不成熟或混不下去的白癡,而是一位部長級人士. 還有一位是總統府常客,所謂顧問. 還有一位是清華大學挺火挺炫挺進步的教授,還有一位...我不想舉例了,我只是要說,別污名化一般人,一般人的品性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人品有問題的是那些很吃得開的 "知識菁英" 或 "政治菁英". 我 "怕" 的是這些白天史豔文晚上變成千心魔的 "正人君子". 我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總之,別糟蹋我就是了,喜歡當烈士的人自己儘管去,別拿我當祭品. 至於你(Debbie)寫的其它段落還有一大堆誤解,幾乎每一句話都是誤解,我知道你(Debbie)是好意,但妳實在完全不了解我在說什麼. 我另外寫篇文章來談好了,但不是要討論我的人生該不該像你們這般勇敢,我只是要說一個很簡單的要求,如果你們一定要轉寄轉貼敝人文章,請別貼到一些缺乏規範的什麼論壇. 我是講人權的,但我不想自己先成為人權的無謂祭品卻無能保護自己的權利. 總之, 當我說我不要參與那種台灣人選舉鬥爭式的 “討論” 時, 我的意思就是不要, 不要就是不要, 而不是要求大家來討論我該不該或要不要參與那些惡質的 “討論”. 我不至於笨到連這點自主權都沒有吧? 陳真 2005. 8. 3. 陳真 | 2005.08.03 09:00 | #
謝謝 Naga! 慢慢慢慢來沒關係,完全不急. Debbie Chen Williams | 2005.08.03 06:53 | #
轉寄作者的反應給您.希望您能了解! 似乎只要講到英國種族歧視,日子馬上就會不平靜,馬上就會被台灣人攻擊,敵暗我明,很痛苦,算我怕了. You should not withdraw because of those immature and young idiots. They lack abilities and experience in many ways. You should not get so much upset and let those people who are attacking you with nasty behaviour. Do not let people get to you. They are just human beings. 今天突然接到一些繁體中文寫的充滿人身攻擊甚至帶病毒的"怪信" 或一長串根本不把你當人看的 "熱烈討論",我估計是因為和最近的倫敦爆炸案所挑起的一連串事件有關. 我的 "反種族歧視" 似乎又被台灣人想起??? why???? 感覺真是有點莫名其妙,而且很痛苦. Some people are struggling in their study and life in the UK. They did not know where to scream and cry out for their anger and frustration. So they decided to pick on you. Because they thought you are just a writer and you won’t be in Hello UK to discuss with us. They did not know what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They only talked about they knew/ know from their parents and what they have studied and from those people who have manipulated them and given them brainwashing. I am sure you would feel very ridiculous. I also know you are suffering and feeling very painful because those young people/students have no idea how ignorant they are. 我不敢惹台灣人,也請親朋好友或任何讀者別綁架我,別老是拿我當擋箭牌. 你若有什麼意見,應該用你自己的話去講去戰鬥,不要用我當擋箭牌,替你表達意見,卻也替你承受這些可恨至極的傷害抹黑或攻擊. Please do not say that you dare not to upset Taiwanese. Being a Taiwanese I felt so shamed about my people who would attack our own people when they got hurt from other culture and in the foreign country. They did not where to get enough support and how to see things not so narrow-minded. They have got they own words to fight yet. They are lacking the abilities to understand other people’s culture and know how to make a positive difference. I am afraid that they had not use you as their shield to get a little break. They even wish you would make a change when you were here seven and 8 years ago. So they do not need to come here suffer again and again. If you could understand them somehow, you would know they are still feeling hurt and helpless. 一些人,如果他無能也無意願做個正直的人,根本無意願做什麼討論,你何必去牽扯這樣一些旨在傷害他人卻根本無從知道身份的匿名人士? 何必給我惹來這種痛苦? 讀者們是認為我的報應還不夠多嗎? I would not dare and have no right to speak for those people who were hurting you and attacking you without any self-respect. Their incompetence is not their fault. It is our education in Taiwan failed them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failed them. They did not know other way to behave. If you could understand they are bleeding just like you and me. You would like to help them to heal their wounds 這親系譜是個祕密基地,除了兩位親人外,從不曾跟任何人主動提起,當然我也不會在乎被人知道. 問題是,覺得它值得存在的人,如果你真的覺得它值得存在,那就請謹慎一點,別糟蹋它,不要有意無意製造一種足以讓台灣人"興奮" 的感覺或 "話題",不要把它扯入台灣人特有的 "討論" 方式中,不要讓我飽受各種荒謬而且難以轉述的陰暗折磨和痛苦. 寫作是一種孤獨,像自言自語一樣,別讓我更感孤獨. 我相信理想都必須付出代價,但我這麼老了,各種私人災難已夠折磨,因 "公" 而來的折磨也沒有比任何仁人志士更少過,實在不想再承受那些如鬼魅般在陰暗處活動的正人君子們之糟蹋. I think you are too kind for calling those indecent people ‘gentlemen’. I would not do that, I would call them as losers. They choose to be losers and think like losers and behave like losers. They lost themselves in every single battle. It is their loss. Please do no think you are getting old.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wisdom and knowledge and passing them on to those people who can be educated. It is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and attitude. Don’t you agree? 我不知道到底我又說錯了什麼???? 到底又發生了什麼事??? 總之,給我一點平靜吧;不要讓我僅剩的一點言論空間都難以存在. 不要轉貼或轉告或轉寄我寫的東西!已經貼的,能取下就取下,我並不禁止那些事,我也常轉貼別人的文章,但你得會看對象,不要綁架我跟各方匿名小人對抗,那只是給我製造更多毫無意義的傷害和痛苦而已. 台灣不是一個可以講道理的地方,它流行的只是選舉和鬥爭,何必轉寄轉貼或大量引用,何必糟蹋我這樣一個人? I admit that most Taiwanese behave like very emotional and insensible and irrational. But they are also passionate and sentimental. 我們應該毫不忌憚地得罪君子,但千萬不要惹小人,那樣一種報應是很窩囊很沒有意義的. 我不知道該把這些話寫給誰看,但這麼多年了,當發生某些陰暗之事的時候,我就能知道大概我又惹了什麼人的注目. I am very honoured to read some of your work, especially this one. If you are the one I think you are. I am very glad to have a gentle discussion sometimes, if you do not mind. 安靜愉快地講些話寫些東西討論些事情不是很好嗎? 不要扯入台灣人的 "討論" 之中. 台灣社會中了選舉毒,人們無能討論,只會鬥爭鬥臭,而且是躲在陰暗處,有些人甚至可以持續不懈地用同一個帳號寄病毒寄一兩年,真不可思議. 總之,給我一點清靜吧.我只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不是一個選舉鬥士,不管出於好意或惡意,請別替本站宣傳,別轉寄文章,除非你知道對方是誰,並且相信對方的人品. I have posted the letters between my friends and me on Hello UK, the topic is about “ My life in the UK” in 交換日記 forum ( 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76433 ) . If you would not be happy with me to post this one, I will not do so. But sometimes I think and believe those ignorant people deserve to have a second chance or third chance or some more of chances. That is education purpose.
陳真 2005. 8. 1. Debbie Chen Williams Naga | 2005.08.03 04:09 | #
好啊,我很樂意。 只是剛剛朋友送到一隻流浪貓,攪和家貓的事,安慰兩方心情,幫他拍照找主人,有點手忙腳亂,可能得等幾天:) 陳真 | 2005.08.02 22:23 | #
原來是這樣啊,這得等資訊部主任看要怎麼改了. (是醒了,不是還沒睡.) 陳良哲 | 2005.08.02 13:07 | #
左欄有個【人權】,網址是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cat_humanritghts.html 站上又有個【人權與歧視】的分類,網址是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cat_humanrights.html 前者的網址 humanri"t"ghts.html (PS. 這麼晚了 你還沒睡啊) 陳真 | 2005.08.02 12:57 | #
哦,沒錯,天才!!! 馬上被你找到問題所在. 網址分別是: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cat_humanrights.html (31篇)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cat_discrimination.html (3 篇) 可是, 你說多一個 t, 是哪個字多一個 t? 我有點明白了,文章有時會消失或無法顯現, 可能和後台系統本身有關, 必須常常 rebuild, 我一般是照三餐 rebuild, 要不然明明改過的東西, 它卻一再出現舊版本或明明已刊登, 但欄位裏卻沒收藏, 因為還沒有成功 rebuild?. 至於不同地方點進去, 內容不一樣, 或搬移項目之後, 已搬走的文章仍存在等等問題, 可能和設計有關. 還有就是有些欄位, 我不管怎麼刊登或怎麼rebuild, 都無法使文章儲存, 只好使它空著. 陳良哲 | 2005.08.02 12:48 | #
然後左欄那個人權的網址則是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cat_humanritghts.html 多了一個t 也許只是需要確認各個欄位對應的網址是否正確,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