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陳真 | 2005.12.09 14:18 | #
怡靜太厲害了!! 我們的恐怖份子影音資料館,似乎已經有不少存貨. 另外,謝謝 school sister 提供全文. school sister | 2005.12.09 02:45 | #
Full text can be viewed here. http://books.guardian.co.uk/news/articles/0,6109,1661516,00.html 怡靜 | 2005.12.08 21:51 | #
Harold Pinter的諾貝爾文學獎領獎演說 這節目我有avi格式的影音檔(402.61MB),已經收錄到哈巴狗電台專屬的影像博物館啦! 陳良哲 | 2005.12.08 19:42 | #
我在舊書店中,找尋著過往的種種相關的書籍(本來打「禁書」,我媽媽突然緊張的問起來:「你有禁書啊?」),也是想在心底收藏一些些,一些些那個年代裡人們所共享的夢、語言與價值...... 陳真 | 2005.12.08 12:42 | #
看完了 pinter 的演講,很長,足足45 分鐘,不但沒睡著,而且還挺感動. 他病得很嚴重,聽說是皮膚癌(?),但演講相當有力,充滿憤怒. 這年頭,生氣的人很多,但很少看到憤怒的人了.很可惜錄影機剛好壞了,沒能錄下來,真可惜.再找時間看能不能找到全文,把它翻譯出來.(有此一演講全文的,不知道能不能寄給我或直接貼在此.) 學姐常譴責我收集一屋子的八寶箱,包括影像書籍雜誌傳單徽章布條貼紙信件公文或名人的電話答錄機留言名片手寫紙條收據照片錄音等等,她說收集這些東西何用? 此生再無多少機會接觸,收集何用? 當然有用,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了將來還會陸陸續續來到世上的人. 就跟種樹一樣. 種樹的人,一生能有多少時光享受樹蔭,看那樹影搖晃? 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當一個人願意種一棵樹,他想到的就是未來,當他願意寫下一些字,他想到的也是未來. 梭羅說: “我無法說服你, 但我或許能說服你的孫子”. 這輩子就隨風散, 不計較了, 但時間總會顯現它的力量, 讓真理浮現. 大概很少有人能持續二十多年,累積幾大箱的某種具歷史價值的錄音帶錄影帶或各種信件文件,而且其中許多是第一手影像和聲音或信件. 比方說,光是1986年五一九龍山寺的反戒嚴示威,我就至少拍了,或後來跟黨外雜誌要到了幾百張照片. 另外有不少不容易取得的重要事件錄音或照片,比方說,許信良遷黨(台灣民主黨)回台時(也就是機場事件之前),在美國的一個聚會錄音帶,裏頭有彭明敏等人的演講. 比方說第一個祕密返台黑名單陳婉真1989 年翻牆回台後的一些以死抗爭照片(台建組織)或一些內部合照等.比方說,著名反共義士林希翎女士,大約於1984-5(?)來台替黨外助選的各種錄音帶和照片,比方說林義雄1977年(或更早?)選舉省議員的競選傳單,如果我沒記錯,記得上面寫著 "做一個正正當當的中國人". 另外更有數千封各種公事信函或私人信件, 比方說許成章教授1986-7年親口錄製叫我拿去 “放送” (他大概誤以為我真的在經營廣播電台) 的三捲詩詞自吟自唱(台語). 另外,我還有整個反對運動過程中半數以上的黨外雜誌,大概找不到幾個人收集得比我更齊全了(當然,其中大多是當時人家送我的,因為我會拿去散發或傳閱). 跟一些基金會花下大量人力物力的系統性收藏相比,我這些東西大概不算什麼,但它畢竟是一種個人善意和微薄能力下所做的,不是準備拿來賣錢,而只是希望後人能從中找到一些記憶和人們共通的感情. 陳真 2005. 12. 8. 陳真 | 2005.12.08 03:23 | #
記得十月初,pinter 剛被通知得獎時說,他認為他的得獎,諾貝爾獎委員會必然也同時考量了他的政治活動,因為他說他的作品無法與這些活動切割. pinter 正在住院,所以這個領獎演說是事先錄好,請一位出版商代他領獎. bbc 剛剛有篇報導,引用了pinter 的演講詞. pinter譴責布希和布萊爾為推動戰爭,滿口謊言,他認為應當把這兩人以戰爭罪犯罪名移送 icc (icc 就是美國全力抵制的 "國際刑事法庭"),這事實上也是 pinter 的一貫態度. 他說,大部份政治人物並不是對真理,而是對權力感興趣. 為了維持權力,於是不斷說謊,說了一卡車的謊言,政客希望人們繼續保持無知,保持對真理的無知,甚至對生命的真相都漠不關心. pinter並細數二次大戰以來,美國支持了幾乎每一個右翼軍事獨裁政權. 不僅支持,並且大多數狀況下,正是美國培植出這些政權,包括印尼,巴西,海地,土耳其,菲律賓,瓜地馬拉,薩爾瓦多,智利,希臘...(列出了一長串,但 pinter 沒能列完整,因為等他列完,45分鐘演講時間恐怕得延長一倍.) pinter 說,所有這些惡行,卻以一種追求普世善行,拯救世人的面貌出現. 大概就是說這些. 陳真2005. 12. 7. ============= Bush and Blair slated by Pinter Wednesday, 7 December 2005, 17:54 GMT The playwright launched a scathing attack on US and UK politicians in his lecture as winner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Most politicians "are interested not in truth but in power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at power", the 75-year-old said. His speech was pre-recorded as Pinter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this week. 'Live in ignorance' Pinter, 75, whose plays include The Birthday Party and Betrayal, was announced the winner of the $1.3m (£740,000) cash prize in October. On Wednesday his lecture, entitled Art, Truth and Politics, studied the importance of truth in art before decrying its perceived absence in politics. He said politicians feel it is "essential that people remain in ignorance, that they live in ignorance of the truth, even the truth of their own lives". Pinter said the US justification for invading Iraq - that Saddam Hussein possesse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 "was not true". (America) has exercised a quite clinical manipulation of power worldwide while masquerading as a force for universal good Harold Pinter "The truth is something entirely different," Pinter added. "The truth is to do with how the United States understands its role in the world and how it chooses to embody it." Pinter said that since World War II the US government "supported and in many cases engendered every right-wing military dictatorship in the world". "I refer to Indonesia, Greece, Uruguay, Brazil, Paraguay, Haiti, Turkey, the Philippines, Guatemala, El Salvador and, of course, Chile." 'Bleating lamb' He added: "You have to hand it to America. It has exercised a quite clinical manipulation of power worldwide while masquerading as a force for universal good." Referring to Blair's support for the US-led war on Iraq, Pinter described the "pathetic and supine" Great Britain as "a bleating little lamb tagging behind (the US) on a lead". He called for President Bush and Prime Minister Blair to be "arraigned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of Justice". "But Bush has been clever," Pinter said. "He has not ratified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of Justice." Nevertheless he added that "thousands, if not millions" of people in the US were "sickened, shamed and angered" by their government's actions. "As things stand they are not a coherent political force - yet." Publisher Stephen Page will accept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on Pinter's behalf on Saturday. 陳真 | 2005.12.08 01:58 | #
沒關係,如果有什麼勁爆內容,本台再為各位轉播.我也還沒看. Unfortunately, | 2005.12.08 00:57 | #
Only on Channel More 4, which you won't get if you don't have digital TV. 陳真 | 2005.12.07 17:40 | #
今天有個節目是 Harold Pinter的諾貝爾文學獎領獎演說,很多人估計他大概會講一些反美言論. 住英國的若有興趣,有兩個時段可收看, 英國時間 4: 30 及 8: 30 pm. 陳真 | 2005.12.06 07:19 | #
簡錫 (土皆) (外號 jan) 是個很溫暖的朋友, 你看他畫漫畫, 連壞人都畫得很可愛, 基本上是個好好先生, 對人很包容, 我有時覺得, 他幾乎包容得有點鄉愿. 但是, 如果連他都這樣 “罵人” (希望報導無誤), 那麼, 民進黨檯面上這群人之腐敗荒唐和為所欲為, 大概已經到了一種人神共憤的地步. 那些大力挺綠的人 (比方說有這麼一些支持政府不遺餘力的愛國網站, 但我連指名的膽子也沒有, 因為這些人品性太差, 我不敢惹小人), 如果真的對政治如此熱衷, 那就應該更深入一些了解政治, 最好自己跳進那個圈子, 獲得一種第一手的觀察或接觸, 而不是僅憑一種經由文宣和幻想所產生的錯覺就大量分泌動情激素. 老實說, 我對這類搖旗吶喊或喊打喊殺的深綠支持者之IQ, 實在很懷疑, 彷彿根本沒有一點大腦, 腦殼裏是空的. Jan 說得很對,「改革只是民進黨政府的選舉道具,騙取選票的手段。」自黨外以來, 改革一直就只是這群搶到權力的大小政客鬥爭敵人與自家同志的藉口. 從最早期的批康運動到後來台北市議會長扁與康水木林文郎等人的雞兔不同籠, 從蔣經國時期的反對黨外同志與國民黨 “溝通” 到抹黑許信良的 “大膽西進” 主張 (還動員群眾把他打得顱內出血開刀) 以及鬥臭施明德的大和解咖啡等等, 各式各樣的鬥爭, 都以 “改革” 和 “理想” 之名, 然後再加上一句 “咱是勇敢e台灣郎”, 把萬惡的共匪痛罵一頓, 或是露個甜美笑容,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 選票就到手了. 人民應該學聰明一點, 別讓政治人物給騙了. 絕不要以為政治人物會自動做好事, 這是不可能的, 你必須像防小偷打強盜一樣, 毫不留情地盯著他, 否則他一看四下無人或無人管得了他, 他將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 老兵李師科, 當年因看不慣政治貪婪社會腐敗, 而大眾卻似乎無所謂, 於是他一股怒氣上升, 一時無處發洩, 就跑去搶銀行 (台灣史上頭一遭搶銀行). 搶了五百萬, 給自己留了兩萬, 拿它買了雙皮鞋和一台電視, 其它五百萬全部捐出. 後來卻反而被出賣, 判死刑. 判決確定, 法庭讓他做 “最後陳述”, 李師科頻頻拭淚, 說不出話來. 最後勉強結結巴巴說: 我沒有學問, 不會講話, 社會這麼亂,…國家…社會…我們應該要… 法官不耐煩, 打斷他的話說, 你講這些與案情無關, 來人啊, 押回牢裏! 法警於是靠過來準備拖他走, 李師科掙扎, 回頭高喊了一句: “我還有話要說”. 李師科的質樸與無害, 感動了許多人, 他這句 “我有話要說”, 後來卻不知道怎麼炒作, 居然變成所謂 “新人類” 的一種年輕話語, 意思是說: 別看我年紀小喔, 我也是有意見的喔. 這句話於是脫離原有的悲劇典故, 變成一種象徵年輕人活力的市場台詞與青春語言. 民進黨或黨外也炒作過李師科, 比方說, 20多年前的縣市長選舉, 同樣是台北縣, 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有投票前夕幾次黨外演講的錄音帶), 王兆釧 (一位黨外省議員)說, “李師科搶五百萬如果要判死刑, 那麼, 蔡辰洲污了幾十億, 豈不是要槍斃幾千次? 那個開槍的, 恐怕自己先累死!” 群眾聽了哈哈大笑. 接著他又一人扮兩個角色, 自己跟自己對話: 甲對乙說: 喂! 老大仔, 匆匆忙忙, 你要去哪裏啊? 群眾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接著, 音樂響起, “咱要出頭天, 咱要出頭天, 有一日要出頭天, 台灣同胞堅心決志, 潮流到了著覺醒, 新黨成立, 民主實施, 團結打拼出頭天…” (後來變成民進黨黨歌) 這不是什麼改革, 這只是一場戲, 我曾經也在戲裏, 把舞台當成家, 把演員當成家人, 當成自己的父兄姐妹, 但後來才發現這是戲, 戲就是戲, 演員就是演員, 於是我就離開了戲班, 告別了同志, 開始想一些有關戲夢人生的道理. 陳真 2005. 12. 5. 【2005/12/06 聯合報】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
泛紫昨天舉行「阿扁選後的功課」記者會,表示人民唾棄黑金,選擇政黨輪替,但民進黨執政五年餘,盡是擁抱財團、圖利特權,改革只是民進黨政府的選舉道具,騙取選票的手段。 泛紫舉例,第一夫人吳淑珍炒股票,進出神準,被諷為「股神」,這中間難道沒有內線交易?這種事發生在先進國家,會受嚴厲刑法制裁,但在台灣,卻可用「第一夫人打發無聊時間」一語帶過。 泛紫召集人簡錫說,阿扁長期任用陳哲男,但對陳哲男涉及的四汴頭弊案、擔任台北市民政局長土地利益輸送案、中華電信釋股案、陳由豪政治獻金案、新瑞都案、太百紓困的吃水餃事件、梁柏薰官司的司法黃牛案等,難道都不知情? 泛紫呼籲檢調單位抵抗政治壓力,繼續追查陳哲男所涉的弊案。 簡錫表示,吳英昭曾涉入台鳳案,涉嫌內線交易,操守早受律師界與司法界質疑,陳總統任命一位有「汙點」的人擔任檢察官的最高長官,這對真正想辦案的檢察官是嚴重傷害。 泛紫質疑,任命吳英昭是否因其容易控制、可以影響檢調辦案?尤其在陳哲男事件爆發後,陳總統肆無忌憚的召見吳英昭了解案件;選舉期間,吳英昭更要求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不得針對「非常光碟」一案發言,這樣根本是失格。 泛紫說,金融監管機關的主管必須具有崇高道德風骨,才能堅守立場不為利誘,但現任的龔照勝過去只是美商公司合夥人,擅長的只是公關行銷手腕,欠缺監理專業,有何能力成為金融管理監督單位的主管?其屬下李進誠涉及股市禿鷹案也不讓人意外。 陳真 | 2005.12.06 04:10 | #
喔,還有一種,正經八百,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最好也不要貼.關於此類,我目前想得出來的,似乎只有南方電子報(我不知道它還在不在, 感覺似乎已經好幾年沒看過了). 我有幾個被告,全屬菁英中的菁英,很正人君子的那一型(我是說白天的時候),都在那地方出沒,動不動就是匿名污衊或惡搞. 我實在不想和這類白天夜晚不一樣的好男好女有所瓜葛,敵暗我明,我沒辦法老是打空氣. 而且,我和南方讀者之類的人,氣味顯然有很大差異(我倒覺得我和那些關心明星動態,言不及義的人,氣味比較接近),so... 越講越多,還有第五種,一般醫界刊物或學界刊物(如通訊或newsletter之類),也都拜託不要轉載. 它們沒什麼不好,但那種地方熟人多,我不喜歡. 再說,我寫的這些東西,實際上也不適合. 以上. 算是五不貼政策. 針對第五類,有些說明.我喜歡與朋友同事面對面講話聊天看電影吃飯喝茶,我喜歡這樣一種活生生的感覺,不喜歡隔著一個電腦螢幕. 但人在國外,回台定居前,大家見不了面,那就等吧,我不喜歡用 e-mail 與人敘舊談新論生活講近況等等,太麻煩,數量也太多了,我沒辦法寫那麼多信,所以就乾脆都不連絡. 反覆跟無數朋友報告那十分複雜的所謂近況或遠況或慘況,是技術上不可能辦到的,除非我聘請一群工讀生來幫忙寫信. e-mail 其實並沒有減輕人類通信壓力,也沒有增加任何便利,甚至只是增加更多不必要的負擔. 很多朋友氣我不回信,我沒辦法,就好像你若寫信給陳水扁,他大概也沒辦法回信. 我沒他那麼多朋友,但意思是一樣的. 不管e-mail 科技怎麼發達,我一直都還是維持以前貼郵票寄信的習慣,頂多頂多一天寫個一兩封信就很厲害了. e-mail的所謂便利,反而讓人與人的連繫溝通變得更輕易更隨意,於是也變得更不可能. 微軟的老闆比爾蓋茲,一天收四百萬封信,如果一天回一封,恐怕回到世界末日也回不完. 但留言板不一樣,留言板就這麼一個,總不可能一天有一百個留言. 而且,留言不是談私事不是講近況,寫起來挺容易,根本不需構思,也不需文質彬彬考慮周詳地寫入各種生活細節或對照前言後語. 而且,私人談話一旦起了頭,往往就像滾雪球那樣越來越多,所以我只和極少數幾個朋友連絡,或者有特定事情要談才連絡,其他人就等以後回台灣再當面負荊請罪. 這是有關 e-mail 這鬼玩意的一點個人牢騷,請新朋舊友諒解董事長之怠慢. 林義雄在海外四年多,為了避免和外界接觸,連電話線都拆掉,許多人因此抱怨他不近人情,但我挺能體會他的需要與難處.事實上,林義雄是很好客之人,跟我一樣.但是,當你不把自己給封閉起來時,事實上你什麼客也招待不了.他若不給自己挪出一大片精神上或時間上的 "空間",他大概也不會是那個私下熱情洋溢的林義雄了,他就會變成像陳水扁或任何一個公眾人物那樣,根本無法靠近,更不用說與你悠閒地把酒言歡. 我常跟人這麼說: 我很忙,因為我很需要悠閒. 這跟畫圖一樣,你不需要把整個畫布畫得滿滿的,若是畫天空,可能就要留一大片白,要不然哪來藍天? 沒有天空,白雲要從何飄過,從何悠悠? 陳真 | 2005.12.06 03:11 | #
謝謝小讀者. 轉貼? 可以啊~~~(聲音顫抖) 其實大家都不需要問我,自行判斷即可,若覺得適當就適當,若我針對某些 "論壇" 有所異議,我就會說. 比方說, 凡是台灣留英學生出沒的地方拜託都不要轉貼,這批人或這一類志在千里的留學菁英的品性和 IQ,我會怕. 還有就是那些動不動就是綠狗藍豬罵翻天的政治論壇也拜託不要貼. 還有一種就是菁英中的菁英,講一些文法奇特的怪話,怪得連自己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論述來論述去的這一類地盤,也不要貼. 此三不貼政策,又以第三類最讓我害怕.因為前兩類擺明不講理,而第三類卻以講理為傲,但我通常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我估計他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他們似乎只是喜歡沉浸在一種 "我很厲害" "我會背書" "我懂很多" 的感覺. 除此之外,大概都沒什麼問題. 小讀者 | 2005.12.06 02:03 | #
陳大哥你好! 謝謝你! : ) 陳真 | 2005.12.05 09:07 | #
這位是董事長多年好友, 平實單純, 富正義感, 待人和藹可親. 我們和戴振耀都是一夥, 經常在阿耀的橋頭芭樂園 “祕密” 集會, 共商革命大業. 台灣最早的環保組織, 就成立於這個芭樂園, 成立時間是 1984年, 叫做高雄縣生態環境保護會, 三年後, 轉化成環保聯盟高雄分會. 那段芭樂園時光, 黯淡而艱辛, 但似乎同時也是一段美好時光. 園裏另有一群農民夥伴, 星空月下, 相濡以沫, 黑街暗巷, 同挨警棍, 如今物是人非, 各自一方. 我們之中許多人, 後來或因派系而反目, 或因選舉而結怨. 比方說秋興與阿耀本情同手足, 後來聽說他們不合, 竟然鬥起爭來.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懷念昔日單純的熱情歲月?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 這難道就是當初我們生死以之的理想? 陳真 2005. 12. 4. ==================== 東森新聞報 2005 / 12 / 04 (星期日) 號稱南方小巨人的楊秋興,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席捲高雄縣59.14%的高比例,獲得高達353,232張選票,比國民黨參選人林益世,多出了109,217張選票?強調以文化治縣的楊秋興,有南方縣市首長少見的文質彬彬,對很多高雄縣民來說,楊秋興細緻的執政風格,和以前余家班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加上楊秋興強調清廉治縣,也贏得許多縣民的死忠支持。 生於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五日,已婚並育有兩男一女的楊秋興,畢業於省立台南一中、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 陳真 | 2005.12.05 08:44 | #
至於這一位, 秉性忠厚良善, 近乎呆滯, 很適合當公務員. 所以哈巴狗電台兩年前曾提名他當副總統, 總統則是高金素梅. 但我對高金有點不放心, 但學姐說女人應該當王, 所以只好請馬英九把總統讓位給她. 陳真 2005. 12. 5. ============= 2005.12.05 中國時報 蕭旭岑/台北報導 國民黨在三合一選舉大勝,陳水扁總統選前一度宣示「泛藍勝選,可能緊縮兩岸政策」,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說,他至今還搞不懂陳總統的邏輯,大家也都搞不懂,「所以沒有太多人注意」。 他呼籲,為了台灣的未來,政府應該逐漸放寬兩岸政策,三通不但有迫切性、還有必要性,「去大陸還是可以愛台灣,這不衝突!」 至於台灣未來該走那一條路?馬英九認為,未來政府採行任何政策,第一當然要以台灣為主,第二是要對台灣有利;就像兩岸政策現在搖擺不定,並無助於台灣。他說,陳總統的兩岸政策早就決定「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那是第一次經發會結論,結果陳總統並不遵守,「那何必開第二次經發會呢?」 馬英九認為,大家不必在意陳總統在選舉時講過什麼樣話,因為陳總統以前也曾在兩次總統大選時,強調總統任內絕對不會調軍公教十八%,結果呢?「陳總統恐怕連自己講過的話,都不會太介意!」 至於陳總統是否應該修正兩岸政策?馬英九說,應該逐漸放寬,原因不是因為地方選舉,而是為台灣的未來;雖然這個議題與地方選舉無關,但如果不改為開放,將來會影響中央選舉。 馬英九說,台灣是東亞地理中心,地位非常有利,旁邊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與世界工廠中國大陸,有這樣的優勢應該好好運用。從台灣到大陸,坐飛機只需三小時,可是因為扁政府不開放,導致飛機去一趟要花八小時,「就好像把台北搬到雅加達去一樣」,不符效益。 他說,兩岸三通不但有迫切性,並且有絕對的必要性。台灣必須搶占中國大陸市場與資源,如果政策早日開放,台積電可能已經變成橫跨兩岸的半導體霸權。他說,很多廠商都告訴他,光靠台灣不可能成為一方之霸,必須到大陸投資、擴大規模。 馬英九表示,民眾去中國大陸回來,還是可以很愛台灣,這並不衝突。 馬英九說,政府太強調意識形態,畫地自限、鎖國政策會害死台灣;「我們都愛台灣,但光愛台灣不會有真正的發展,必須採取對台灣有利的政策才行!」只要三通造成便利,就可以賺更多的錢,「錢也可以拿回來啊,不一定要留在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