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伊拉克淪陷真相(全文版)* 總部設於華盛頓的政策研究機構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於2008年 1月發佈一項高達38萬字的大型資料庫(http://www.publicintegrity.org/WarCard/),一一指證美國政府竟然捏造了高達 935 個謊言欺騙世人,藉以發動侵伊戰爭,奪取中東石油利益。 * WSWS 於2008 年1 月 26 日發表《Study documents nearly 1,000 lies from Iraq war propaganda campaign》(一千個謊言發動的戰爭)。(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8/jan2008/lies-j26_prn.shtml) * 近千個謊言中,主要是捏造假情報(甚至直接從網上抄襲學生作業做為所謂「情報」),指控海珊與賓拉登聯手發動 911 攻擊,並指證歷歷繪聲繪影地說伊拉克具有足以殺死數億人口的生化武器。聯合國首席武器檢查官、大規模毀滅武裝委員會主席(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Commission)Hans Blix於戰前便明確表示此項情報不正確。2004年 2月 8號 Blix接受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訪問,再度指控英美為發動侵略戰爭,蓄意提出不實指控。 * 聯合國專責伊拉克大規模武器檢查事務的武檢官Scott Ritter,於2003年 5月6日對英國媒體《The Telegraph》表示,美國之指控伊拉克,純粹是一種「謊言」。Ritte並且把布希與希特勒相提並論,他說:「我看不出來美軍侵略伊拉克跟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有什麼不同」。 * 佔領伊拉克後隔年(2004),美國國會亦一一證實戰前各項指控不實,包括所謂伊拉克進口核武原料等情報全然虛假,惟布希及其發動戰爭之七人小組,至今不願對此負責。 * 英國布萊爾政府,戰前亦大力配合美國發送各項如今也已證實全屬刻意虛構的假情報,例如指控「伊拉克有能力在下令攻擊的45分鐘內,發射生化武器」,布萊爾並與美國一致宣稱,其中肉毒桿菌和炭疽菌等,足以瞬間殺死數百萬人。 * 入侵巴格達的過程中,主流媒體所配合散佈的上千個所謂「戰爭故事」,亦多屬虛構或扭曲誇大,其中最著名的是營救女兵林奇(Jessica Lynch)的故事,純粹是美軍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齣戲。另外,媒體在戰爭進行中時,亦不時配合美國政府發送有關「已經找到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新聞,以便減緩各地反戰示威的壓力。這一切有利於侵略的報導,事後證明全屬子虛烏有。
* 根據CNN 報導,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至少發射九十四萬顆貧鈾彈(Depleted Uranium),約三百多公噸。2003年第二次入侵,投下四至十倍以上的貧鈾彈數量,約一千一百公噸至三千公噸之間。(參見: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may2003/depu-m29.shtml及CADU—Campaign Against Depleted Uranium 網站:http://www.cadu.org.uk/ 及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 貧鈾彈的傷害:輻射半衰期四十五億年。聯合國於1999年三月發表一份有關貧鈾彈對伊拉克健康影響之研究於《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國醫學期刊),指出南伊拉克在1989至1994短短五年之間,癌症罹患率升高七倍。一般認為可能和貧鈾彈的輻射有關。 * 神祕的「巴爾幹症候群」,也被認為與北約軍隊在1999年對科索沃使用貧鈾彈有關,當時投射數量僅有十公噸,不及兩次波斯灣戰爭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 奉命率領貧鈾彈調查團至伊拉克調查的美陸軍健康物理學教授Doug Rokke表示,他在調查結束後,自己體內竟然有超過正常值五千倍以上的輻射劑量,他懷疑這與貧鈾彈有關。他說:「我的調查團裏的人員,已經有人死於癌症,有些則已離死期不遠」。(參見John Pilger 於2001年1月 22日發表於《The New Statesman》的文章 “Iraq: the great cover-up”。) * 2001年1月,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因為貧鈾彈之疑似高度致癌性,投票一致通過要求聯合國禁用貧鈾彈。2002年8月,聯合國發表一篇文章,認為貧鈾彈的使用違反傳統武器公約及各項國際人權條款。 * 1991年,「英國原子能部」(UKAEA—U.K. Atomic Energy Authority)提出警告說,「僅僅吸入用於第一次波斯灣戰役中百分之八的貧鈾顆粒,將有三十萬人死亡的可能」。1991年11月10日英國《獨立報》,記者Nick Cohen在其一篇題為Radioactive waste left in Gulf by Allies 的報導中,揭露「英國原子能部」的一份祕密報告指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的貧鈾彈若為40公噸,「將可能有五十萬人面臨死亡」。 * 關於貧鈾彈相關資訊,亦請參見 http://www.totse.com/en/bad_ideas/guns_and_weapons/duinfo.html 及各個反貧鈾彈組織。 * 身為英國醫學皇家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一員的伊拉克癌症專家Jawad Al-Ali醫師,告訴英國記者John Pilger說:塵埃夾帶著輻射,「連風都帶來死亡。」「我們自己的研究指出,戰爭一開始五年內,這地區(指南伊拉克)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將罹患癌症…我大部分的家人事實上都已得到癌症,然而我們家並沒有癌症的家族史。連這所醫院裡的員工,也都紛紛遭池魚之殃。我們正在經歷另一個廣島核爆。當然,我們並不知道造成污染的原凶到底是什麼。我們懷疑是貧鈾彈,因為不可能有其他的解釋了。」(參見John Pilger 於2001年1月 22日發表於《The New Statesman》的文章 “Iraq: the great cover-up”。) * 根據WSWS 2005年 5月 10日報導,除了致癌,貧鈾彈也很可能和伊拉克遽增的畸胎發生率有關。1989年畸胎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十一,2001年卻升高十倍,變成十萬分之一百一十六。(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 巴斯拉大學(Basra University)醫學院的研究發現(http://www.iacenter.org/depleted/du_iraq.htm),某些貧鈾彈高汙染區,十五歲以下兒童的癌症罹患率亦從1990至1999十年間,升高3.4倍。2005年則增高到五倍以上。更駭人聽聞的是,兒童癌症患者中,五歲以下的,過去僅佔13%,2004年卻升高到56%,原因可能與幼兒較易因輻射而致癌有關。(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 美國至今依然對外堅持貧鈾彈對人體及環境均無輻射危害。但實際上,美國防部早在1991年便已承認:「貧鈾彈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威脅,主要是經由水源散佈。」(Associated Press, “Iraq - Chemical Weapons”, 12 November 1991 (引自 D. Albright & M. Hibbs, Iraq’s Bomb: Blueprints and Artifacts,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January/February 1992, p. 30.)) * 參與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的美軍,四分之一(約十五萬人)罹患所謂「波斯灣症候群」,普遍認為與暴露於貧鈾彈污染的輻射環境有關(輻射值高於正常值數千倍以上)。(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 除貧鈾彈之外,美軍更在伊拉克投下具有大規模殺傷能力的集束彈(Cluster Bomb),殺傷範圍足以涵蓋兩個美式足球場,大面積毀滅一切生物。每一顆集束彈母彈裏頭,大約含有650顆子炸彈。其中大約10% -40 % 的子炸彈不會當場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