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站授權協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首頁 [非評論]

[面對面] 李丹:義不容辭

All Pages |  1  |  2  |  3  |  4 

記者:但是孩子不能作為試驗品?

李:對,孩子不是試驗品。因為孩子在村裏面已經可以說是吃不飽、穿不暖,很多家庭已經負債很多,孩子沒有足夠的錢去生活、去上學,可能已經輟學。那我們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到這裏來上學,可能說我們的管理上是有問題,但畢竟是一個比農村更好的環境。

記者:那你們的經費來源呢?

李:主要是國內和國外的捐款,比如說聯合國在京機構的人捐了兩萬塊錢,給我們師資,然後,有一些外國朋友捐了一萬塊錢,給孩子作為到明年二月份的生活費。然後還有很多國內、國外的人在捐衣服、在捐被子、在捐書,捐電視、VCD這些東西。

解說: 由於一心專注于艾滋孤兒救助事業,李丹的生活常常會發生困難,不得不依靠家人和朋友的資助。

記者:你連自立的能力都還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你拿什麼去幫助別人?

李:對,這是一個問題。現在我還沒有能力養活自己,因為我現在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艾滋孤兒這個事情裏面來了。但我也覺得這是個不正常的現象,為什麼搞公益事業的人都要窮的掉渣,連自己都養不起,非要向別人伸手要錢,去要生活費。所以,現在我們馬上去做一個商業,我們希望能夠經營一個公司,然後這個公司來彌補孤兒院的開支,還有彌補我們生活的開支,這樣就是比較良性的運作。因為如果做公益的人永遠只是向別人伸手,那你永遠是一個弱者的角色。

記者:那你要運轉這個公司,你的錢從哪兒來呢?

李:這個公司的錢,我只能說還是找朋友借。

記者:你們的用心肯定是值得讚揚的,但是你們怎麼樣做到讓社會放心呢?

李:因為這件事情我們都是年輕人在做,比如說我25歲,我是裏面最大的,其他的人可能18歲,可能22歲,我們都是剛開始起步,剛開始做事業的人,就作為我們來講,我們在做一件事,我們肯定作為個人來講,我們不希望在這件事情上出現什麼的紕漏,因為這樣的話,很多人在看我們,如果我們出紕漏,我們一生的信譽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不會用我們的信譽去冒險,我們不會去做一些比如說不好的事情,貪污啊、虐待孩子啊,因為這樣以後我們再也做不成任何事情了。

記者:這個學校最後的目標是什麼,要成為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李:目標就是第一讓這些孩子完全抹平他以前心理上的痛苦;第二能給孩子以教育,就是基本的數理化知識;然後第三能教孩子做人,人文的知識。

記者:你有失敗的準備嗎?

李:當然有。但我們覺得這種失敗,我們不希望有,但是如果有的話,我們也並不擔心,因為這些孩子已經被社會知道了,就算我們的這個學校關閉了,他們也可能得到社會上其他人的幫助,更可能得到政府的幫助。

責編:常穎

All Pages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