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站授權協議: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首頁 [非評論]

還記得千紙鶴的傳說嗎?

All Pages |  1  |  2  |  3  |  4 

陳真 2003. 8. 6.


原載【哈巴狗電台】
相關照片全是撿來,作者不可考。

1945 年 8 月 6 號的凌晨五、六點,日本廣島、長崎、京都、小倉和新瀉等地上空來了幾架美軍飛機。這些飛機不是來殺人的,他們只是來觀測氣候狀況。就像死亡使者一樣,悄悄在天空盤旋,決定人間地獄的位置。

第一目標是廣島,但是,當天廣島天候不佳,霧氣重,能見度低,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陰霾中。上級說沒關係,廣島不行,可以換京都;京都不行,可以換長崎,長崎再不行,也仍然還有其它候選名單。

也許是命中註定吧,隨著天亮,夏日朝陽的熱度迅速蒸發了霧氣,原本陰霾的廣島上空,突然雲開霧散,整個城市就顯現在眼前。這個未曾遭受空襲的城市,人們如往常一般上學、上班、開店營業;人來人往,十分繁忙。觀測氣候的飛行員據此回報上級,電報上寫著:「低雲層,建議第一目標」。

不久之後,一個叫做 Paul Tibbets 的飛行員和一個負責投彈的士兵 Tom Ferebee,駕著 B-29 轟炸機,把代號「小男孩」(Little Boy)的那個東西帶來了。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繁華的廣島就成了人間煉獄,所有的時鐘停在 8 點 15 分。

「小男孩」就在 Shima 醫院東南方上空大約 580 公尺的地方爆炸。幾十秒鐘後,一個中心溫度高達攝氏五、六千萬度、直徑一公里的火球,瞬間吞沒了整個城市。看著遠方天空那麼大一團火球,目擊者說,他們還以為是太陽掉到地面上來。


Hiroshima00001.jpg

(廣島原爆後一小時)


如果我沒記錯,太陽的表面溫度也不過攝氏五千七百度,中心溫度是兩千萬度。換句話說,這的確等於一個太陽。差別在於,這個「太陽」掉到地面上來,而不是高掛天空。

當一個太陽掉到地面上來時,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太陽,而是一萬個太陽。原爆的核心瞬間溫度,恰好是太陽表面溫度的一萬倍,足以使周圍兩公里內的生物和建築物瞬間融化、蒸發或夷為平地。

因為高熱和高達十幾億的大氣壓,沙子土壤燒烤壓縮成翡翠一般的綠色玻璃體,樹木自動起火燃燒,屋瓦和鋼鐵像軟糖一樣融成一團,連最硬的花崗岩也融化了。至於瞬間蒸發掉的人,就像被影印機或 X 光掃瞄過一樣,肉體雖然消失,影子卻印在地上、橋上和牆壁上。

Hiroshima The shadow of a man burned onto a granite step.jpg

(坐在石階上的人蒸發後留下的人影)


那些距離原爆中心稍遠一點的,就算沒有蒸發或烤成焦炭,全身皮肉卻烘烤得分離開來而整個脫落。有位廣島初中一年級學生 Noriaki Teshima 就是這樣,全身皮膚整件剝落,肌肉融合成一團。他太渴了,但卻沒水喝,於是就吸自己身上的膿汁止渴。隔天他就死了,他媽媽捐出他身上剝落的皮膚和指甲,擺放在廣島和平紀念館。


Noriaki Teshima.jpg

(廣島原爆受難者初一學生Noriaki Teshima的皮膚)


Hiroshima00003.jpg

(廣島原爆灼傷的少女)


Hiroshima00004.jpg

(廣島原爆傷者)


Hiroshima00002.jpg

(廣島原爆傷者)


負責替美國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家歐本海默說,當他目睹廣島原爆之前的第一次試爆時,心中浮現一首古印度聖詩中的詩句:「漫天奇光異彩,宛如聖靈逞威;唯有一千個太陽,方能與其爭輝。」

講得浪漫極了,問題是,這句「一千個太陽」,不是比喻,而是某種事實。如果哪天整個天空突然遍佈一千顆或一萬顆太陽,不知道這位「原子彈之父」還有沒有機會大發詩興?

不同的目擊者,看到的火球顏色也不一樣,它由紅轉黃轉橙,之前有著藍白色強烈閃光,之後整個天空幻化成一片恐怖的紫色。高達數十公里的蕈狀雲,隨後更帶來含有強烈輻射的黑雨。每一個黑色的「雨滴」,就像子彈那麼大。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雨」,感到驚駭莫名。被它淋到的人,日後也都紛紛死去。

黑雨灑落死城,輻射塵更隨著攝氏數千度以上的熾熱暴風,橫掃一切。所謂世界末日,大概就是這樣吧?

廣島有 42 萬居民,其中有許多人之前就搬到鄉下避難,當時留在市內的,連同其他外來人口,一共只有大約 34 萬人。這顆四公噸重原子彈,裏頭大約只有 20 公克的「核心」,卻奪走了 22 萬 6 千條人命,佔所有駐留人口的七成;另有 10 萬人受到程度輕重不一的傷害。廣島全市七萬六千座建築中,只有六千座建築大致上還算完整,92 % 的房屋受到各種毀損或完全弭平、消失。

當場死去的,總是比較幸運,因為你不但無法得到適當的醫療,甚至連取得乾淨飲水都很難。有位媽媽當場死去,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卻活著,嬰兒趴在死去的媽媽胸前努力吸奶。旁人見了,卻沒有一個人幫得了這個嬰兒。

原爆首當其衝的 Shima 醫院,在若干年後重建,大門入口碑文上這麼寫著:

「從昭和二十年八月五號的半夜開始,一直到隔天六號早上,空襲警報就響了好幾回,但每一次都迅即取消。就在最後一次取消的剎那間,美軍 B-29 轟炸機從 8900 公尺的高空丟下了原子彈。原子彈在醫院上方大約 580 公尺處爆炸,當時時間是早上八點十五分。」

在爆炸中心點方圓大約二點八公里以內的所有生物和房子,幾乎全數倒塌或瞬間化成灰燼。奇妙的是,家住原爆中心剛好大約兩公里的禎子和她的家人,房子雖毀,人卻逃過一劫。

當年禎子才兩歲,她不記得這一刻,但她見過原爆過後的一片慘烈哀號和重生。


Sadako Sasaki.jpg

(禎子,11 歲)


禎子是個活潑的小女孩,身強體健,個性細膩卻帶點剛強,很能吃苦,對將來懷有許多夢想。她跑得很快,各項田徑都很行,事實上,她是全班跑得最快的。

1954 年,禎子已經 11 歲,唸六年竹班,松竹梅的竹。那年運動會,很多同學期待她能一顯身手,為班上爭光。

All Pages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