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別走開,馬上回來!等一下告訴你更大條的新聞!陳真 2005. 6. 10.
過去這一年,回台灣三趟,待的時間挺長,有時住旅館,較有機會看電視,仍然覺得很可怕,那不是新聞,那只是一種純粹無聊八卦,每一段八卦之間有廣告,怕觀眾走掉,還會打上「別走開,馬上回來!等一下告訴你更大條的新聞!」之類的字眼,這種報導態度,還真不可思議。新聞理應是與大眾利害切身相關的一種重要資訊,但在台灣卻只是各種口舌娛樂之一。 前幾天,我所佩服的一位反美人士,同時也是鳳凰衛視《網羅天下》主持人梁文道,他說最近去台灣,發現台北這個所謂國際都市,居然沒有國際新聞(其實連國內新聞也沒有),他說,電視新聞居然是在報導一個小朋友因為花草刺激而皮膚癢之類。 至於我自己看到的則是報導誰家廚房失火,天花板燒出一個洞,哇!好可怕!鏡頭給它來個大特寫,末了加一句「呼籲民眾小心」;天氣冷,甚至訪問路人,問他們冷不冷。 「今天冷嗎?」 「冷!」 「有多冷?」 「非常冷!」 有人騎機車摔到水溝,馬上來個專訪,談談摔車心得;有人家裏失火,記者更勇猛直闖急診室,給各位「最新最快的報導」,若能沾點血腥 —> 更好! 誰家人死了,記者還會問你「現在什麼感覺?難不難過?」....什麼資訊都有,就是沒有新聞,至於國際新聞則幾乎全是奇人異事或花邊緋聞之類。 人們每天得被迫知道一些他根本不需要知道的東西,比方說誰愛吃什麼,誰的腿很長,誰跟誰分手了,誰跟誰有心結,誰昨天拉肚子,誰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誰的臉紅了,誰是不是懷孕了…等等。 這些東西,在英國一般是刊登許多裸女或小道消息的「八卦小報」才會大張旗鼓地報導,但在台灣卻根本沒有大報小報之分,全是八卦報。 黨外時期,同志們常說資訊很重要,常罵媒體報導有誤,但最近幾年卻連「報導」也整個消失;記者不見了,只剩一堆操弄無聊八卦的人,甚至虛構意義,捕風捉影,像在寫小說。 很多人批評這樣一種怪象,但我懷疑它能改變—除非觀眾品味改變,或將來恭請共產黨來強迫我們改變。 至少,我的親友中,絕大多數人的確很喜歡這樣一種八卦。三姑六婆八卦男人很多,佔絕大多數;要是你真的報導新聞,我看他們大概統統會轉台看別的。 很多人以為台灣似乎有一種反中國意識形態,在這裏,我要跟中共高層報告一下,絕無此事!請放心!那完全不是台灣人的性格。台灣人是一群唯利是圖腦袋空空的人,他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不會有什麼意識形態。他唯一的意識形態就是比賽看誰比較炫比較厲害,從身材到衣著,從銀行存款到考試成績,一切都是比賽和誇耀項目,無所不比。 生活中所有一切,只要跟「厲害」、「很行」、「很美」、「很有名」、「權力」等有關,都必須接受評分。評分到很細很細的地步,深入生活每個細節和身體項目。也難怪台灣人幾乎都很沒自信,心靈深處很慌張猥瑣不快樂。一個人,如果大大小小一切東西都必須參加比賽(包括腿毛長度),接受八卦口舌考驗,如果他認同這一套八卦文化,哪有可能快樂?哪來自信? 以上後面這些是學姐命令我寫的,她常罵我不批評台灣社會變態文化,但我覺得我已經批評很多了。我的感覺是:台灣人沒救了,就讓他自生自滅吧;他喜歡折磨自己折磨別人,就由他去吧。 在西方社會,日子還是比較好過一些。至少,人與人之間沒有這類八卦或比賽,沒有人會對你的腿毛長度或身材比例或什麼「成就」感興趣。你有你的生活和品味,我有我的遭遇和志向,相互尊重欣賞,而不是分分秒秒比賽比個不停。在台灣則不然,比個不停,那些自以為贏得比賽的人,往往就換上一副嘴臉,當他認為自己輸了時,就又是另一種嘴臉。 在英國,就算你得了諾貝爾獎或當什麼大官,住你家隔壁的人也不會因此對你增加一分尊敬或多一分注意,更不用說什麼腿毛長度或名校學位或皮膚嫩不嫩眼鏡戴得好不好看之類的事了。 ============== TVBS新聞 2005 / 06 / 11 超閃亮!第一家庭賓客「亮片」上身 第一家庭訂婚宴,為了參加陳致中跟黃睿靖的婚宴,親友們個個都是盛裝出席,許多賓客都刻意挑選了有亮片裝飾的服裝,整場婚宴可以說是「金光閃閃」,不過除了亮片之外,其他的賓客如何穿出特色呢?帶您看看。 要參加陳致中、黃睿靖的訂婚喜宴,必備的行頭是什麼?答案是亮片!親友:「特別才穿啊!我跟他參加婚禮,或是比較高檔的,我都會這樣穿。」 親友:「亮片是本來就有的啊!」記者:「是喜歡亮片?」 不管是為了婚宴專程挑選,還是平時就亮片上身,都還不夠瞧,這位80歲的婆婆全身亮片不說,再加上一條長到腰際的閃亮金鍊,立刻擊敗大家。親友:「漂亮嗎?」記者:「謝謝你!謝謝你!」 但除了亮片三姊妹之外,走復古的白紗蕾絲風格也不錯,要不然就從SEDO頭髮下手,染金的,還要吹高10公分。親友:「我?隨便平常就是這樣啊?」 要不然,穿馬靴也很夢幻喔!親友:「對啊!我平常就習慣穿這樣。」記者:「粉紅色的外套呢?也是你的特色嗎?」親友:「對啊!」 盛裝出席,紅包當然也不能少。親友:「親友的話,說了3600到6000都可以啦!」親友:「2000是純吃的。」記者:「那應該多少?」親友:「我不曉得,他們好像很高興,所以...。」 親友團個個笑的喜孜孜,拿著小倆口的禮餅大方展示,珍貴的謝卡更是緊抓在手上不肯放,擠進了黏上五彩緞帶跟氣球的座車離開會場,這場婚宴真的很特別。 =========== 更大條的新聞又來了... TVBS新聞 2005 / 06 / 12 第一家庭訂婚宴落幕,看看未婚妻黃睿靚美美的禮服,每一套都是高腰設計,觀察出來的人議論紛紛,私下打聽,該不會是準新娘有了吧?總統府秘書長游錫(方方土):「這個部份我們在安排的記者會時,再來向大家說明。」記者:「有可能有喜?」游錫(方方土);:「我完全不知道。」 |